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超声速进气道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超声速进气道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按照进气道结构分类,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高超声速进气道。针对现有进气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总结,重点叙述了变几何进气道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定几何气动调节和变几何机械调节两种类型的设计理念与方案,并对未来先进进气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
王鹏飞
王洁
白炎
白沈勇
机构地区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8,共6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基金
航空基金项目(编号:20120196006)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变几何调节
飞行器
分类号
TJ760.3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1
Heiser W H,Pratt D T.Hypersonic air-breathing propulsion.AIAA Education Series,1994.
2
Carl A.Trexler.Performance of an inlet for an integrated scramjet concept.Journal of Aircraft,1974,11 (9).
3
Curran E T.Scramjet propulsion.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Inc,2001.
4
Smart M K.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hypersonic inlets with rectangular to elliptical shape transition.AIAA 98-0960.
5
Matthews A J,Jones T V.Design and test of a modular waverider hypersonic intake.AIAA,2005-3379.
6
Kothari A P,Christopher Tarpley,Thoma A Mclaughlin.Hypersonic vehicle design using inward turning flowfields.AIAA,96-2552.
7
Elvin J D.Integrated inward turning inlets and nozzles for hypersonic air vehicle.USA 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071022933,2007.
8
Fraishtadt V L,Kurannv A L,Sheikin E G.Use of MHD sytems in hypersonic aircraft.Tech Physics,1998,43 (11).
9
Ryan P Starkey.Off-design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variable geometry scramjet.AIAA,2009-3711.
10
Laurent Serre.PROMETHEE:The French military hypersonic propulsionprogram status in 2002.AIAA,2003-6950.
同被引文献
36
1
肖毅,马经忠,胡志东,陈雅丽.
发动机短舱内型面参数设计对进气效率的影响研究[J]
.教练机,2014(1):24-28.
被引量:3
2
袁化成,梁德旺.
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影响[J]
.推进技术,2006,27(6):525-528.
被引量:54
3
常军涛,于达仁,鲍文.
攻角引起的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再起动特性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5):816-821.
被引量:25
4
王成鹏,程克明.
高超进气道临界起动特征[J]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6):997-1002.
被引量:12
5
金志光,张堃元.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J]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9):1553-1560.
被引量:23
6
范轶,常军涛,鲍文.
壁面温度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再起动特性的影响[J]
.固体火箭技术,2009,32(3):266-270.
被引量:8
7
杨玉堃.
俄罗斯超声速巡航导弹发展现状及趋势[J]
.航天制造技术,2010(2):39-43.
被引量:21
8
张华军,郭荣伟,李博.
TBCC进气道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28(5):613-620.
被引量:28
9
刘凯礼,张堃元.
俯仰振荡引起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再起动特性[J]
.推进技术,2010,31(6):676-680.
被引量:7
10
游进,夏智勋,王登攀,方传波.
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J]
.固体火箭技术,2011,34(2):161-16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4
1
都昌兵,刘文娟.
CFD辅助高涵道比发动机短舱设计方法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2):73-76.
2
方传波,张旭荣,余勇,袁天保,蔡辉.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17(5):28-35.
被引量:2
3
李茜,桂丰.
国外TBCC发动机进气道设计和试验研究综述[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9,32(3):58-62.
被引量:2
4
宁啸天,辜天来,田亚洲,刘甫州,袁化成.
一种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J]
.固体火箭技术,2021,44(6):783-7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Yi JIN,Shu SUN,Huijun TAN,Yue ZHANG,Hexia HUANG.
Flow response hysteresis of throat regulation process of a two-dimensional mixed-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22,35(3):112-127.
被引量:2
2
赵家辉,杨顺华,游进,王宇航,罗佳茂,张千丰.
双通道内并联式进气道模态转换过程流动特性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2023,38(1):173-183.
3
李家鑫,侯霖飞,李旦伟,吴国强.
进气道可变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一体化控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3,44(10):120-126.
4
陈树生,贾苜梁,刘衍旭,高正红,向星皓.
变体飞行器变形方式及气动布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学报,2024,45(6):1-47.
被引量:5
5
王子运,于航,张悦,谭慧俊,金毅,李鑫.
空天飞行器可调进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进展[J]
.航空学报,2024,45(11):14-50.
6
刘大瑞,颜应文.
甲醇喷入对主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24,37(3):27-36.
1
汪丕栋.
国际空间站现状综述[J]
.863航天技术通讯,1997(10):30-39.
2
李志刚,陶增元,李剑.
变几何部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J]
.航空发动机,2005,31(2):6-7.
被引量:10
3
洪海斌,赵国荣.
导弹过载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综述[J]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12(4):23-26.
4
朱枫,韩晓明,何小九.
助推段反导作战发展现状综述[J]
.飞航导弹,2017(1):29-33.
被引量:7
5
张浩,李光熙,李江,秦飞,何国强.
内置中心支板的RBCC变几何二元进气道设计与数值模拟[J]
.固体火箭技术,2014,37(2):184-191.
被引量:4
6
骆广琦,李游,刘琨,吴涛,胡砷纛.
变循环发动机组合变几何调节方案[J]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0):2273-2278.
被引量:12
7
牟让科,杨永年.
飞机抖振问题研究现状综述[J]
.结构强度研究,2001(2):29-37.
8
孙泽江,郝永平,李伦.
仿生扑翼飞行器设计新进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32-32.
被引量:2
9
孙博,康锐,谢劲松.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综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29(10):1762-1767.
被引量:168
10
毛可毅,牟浩蕾,巩天琛,杨亚宁.
欧美损伤容限与疲劳评定适航符合性方法差异分析[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6(2):43-45.
被引量:4
飞航导弹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