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膜覆盖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苦荞西农992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的关系呈"S"型生长曲线;从干物质积累量和土壤含水量表现上可以看出,起垄覆膜的种植方式有明显的集流节水保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作者
徐芦
陈三乐
孙军仓
机构地区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1期25-26,38,共3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荞麦
地膜覆盖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土壤含水量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杨封科.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47-49.
被引量:39
2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
半干旱地区膜垄和土垄的集雨效率和不同集雨时期土壤水分比较[J]
.生态学报,2004,24(8):1816-1819.
被引量:65
3
孙向辉,邵运辉,任中信,郑飞.
起垄栽培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5,20(3):70-73.
被引量:14
4
郝兰春,王焱,毕建杰,叶宝兴,刘建栋.
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51-10453.
被引量:9
5
侯连涛,焦念元,韩宾,江晓东,李增嘉.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1):47-50.
被引量:47
6
马金宝,毕建杰,白清俊,杨荣光,张艳妮,项艳.
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初探[J]
.节水灌溉,2007(2):10-13.
被引量:12
7
王超,魏永霞,王立敏,王斌.
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大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影响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04-206.
被引量:2
8
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王斌.
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被引量:6
9
李志军,赵爱萍,丁晖兵,李科,简毓峰.
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12-17.
被引量:38
10
张丽,刘玲花,程东升,赵建伟,戢正华,贺茂银,周怀东,朱端卫.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5):21-25.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28
1
解锋.
不同水分条件下夏玉米生育状况的分析比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39-41.
被引量:2
2
吴玉娥,薛香,郜庆炉,段爱旺,杨文平.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84-86.
被引量:40
3
崔俊明,张进忠,孙本栋,杨海燕,陈传奎,卢道文,宋长江,芦连勇,裴振群,刘智萍,牛勇锋,孙海潮,郑丽敏.
玉米早期及吐丝期去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2):52-55.
被引量:10
4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
半干旱地区膜垄和土垄的集雨效率和不同集雨时期土壤水分比较[J]
.生态学报,2004,24(8):1816-1819.
被引量:65
5
张新燕,蔡焕杰,付玉娟.
沟灌二维入渗特性试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19-22.
被引量:6
6
杨封科.
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47-49.
被引量:39
7
康绍忠,粟晓玲,沈清林,石培泽,杨秀英.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4):1-8.
被引量:49
8
张衍华,毕建杰,沙英,王金栋,杨荣光.
水分调控对鲁麦18号生物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J]
.山东气象,2004,24(4):19-20.
被引量:6
9
应冬勤,徐森富.
萝卜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49-251.
被引量:23
10
肖凯,王殿武,张荣铣,方敏.
小麦叶片衰老生理变化的研究[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1):46-48.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15
1
陈慧,蔡甲冰,陈敏建.
覆膜和降雨强度对玉米耗水过程及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9,38(S02):11-19.
被引量:4
2
李洪勋,吴伯志.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z1):66-69.
被引量:28
3
刘婷,贾志宽,张睿,郑甲成,任世春,杨宝平,聂俊峰,刘艳红,王海霞.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68-76.
被引量:62
4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王晓凌.
半干旱地区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最优沟垄比的确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38-41.
被引量:71
5
陈士辉,谢忠奎,王亚军,魏兴琥.
砂田西瓜不同粒径砂砾石覆盖的水分效应研究[J]
.中国沙漠,2005,25(3):433-436.
被引量:70
6
杨素哲,陈玉民,黄宝全.
涌泉灌溉技术在大田作物灌溉中的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2005(3):32-35.
被引量:2
7
王丽萍,汪耀富,王伯武,石秋环.
覆盖集水措施对烟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117-119.
被引量:13
8
马爱平,史忠良,谢福来.
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生态效应研究[J]
.小麦研究,2005,26(4):25-30.
被引量:4
9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李锋瑞,徐长林.
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J]
.生态学杂志,2005,24(11):1283-1286.
被引量:8
10
尉元明,王静,乔艳君.
化肥、农药和地膜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05,25(6):957-963.
被引量:57
1
徐芦,杨浩,王蕾.
不同栽培模式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0):34-37.
2
王永亮,刘基业,戴庆林.
荞麦植株氮磷含量与施肥指标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2,7(2):71-76.
被引量:7
3
毛庆文,吴桂丽,阎立波,陈建新,魏东,黄智鸿.
不同密度下玉米郑单958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71-16172.
被引量:20
4
尹仁国.
菜粉蝶幼虫S型生长曲线及其拐点的初步研究[J]
.昆虫学报,1989,32(3):380-381.
被引量:5
5
向达兵,胡丽雪,廖爽,杨玲玲,宋超,彭镰心,赵钢.
干旱胁迫对苦荞麦花后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5):1819-1823.
被引量:7
6
王传蔚,闫玉莹,顾亮亮,石桃雄,陈庆富.
3种多年生荞麦植株顶端茎段的可溶性糖含量[J]
.贵州农业科学,2015,43(5):50-53.
7
黄智鸿,申林,孙刚,曹洋,包岩,梁煊赫,吴春胜,孙丰年.
超高产玉米叶面积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27-2228.
被引量:23
8
杨坪,夏明忠,蔡光泽.
野生荞麦的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1-5.
被引量:4
9
张以忠,陈庆富.
多年生野生荞麦植株盛花期幼叶的酯酶同工酶研究[J]
.种子,2009,28(9):41-43.
被引量:2
10
李向东,张高英.
高产夏花生营养积累动态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3(1):36-40.
被引量:15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