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物质的量”教学难度成因剖析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学生、教师、教材等三种不同视角,剖析了“物质的量”教学难度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难度的方法及措施.
作者
钟志健
机构地区
江苏省高邮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2,共5页
Education In Chemistry
关键词
物质的量
教学难度
化学教学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1
方婷,王祖浩.
国内外关于“物质的量”概念的研究及启示[J]
.化学教育,2008,29(5):20-23.
被引量:10
2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1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9.
3
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14.
4
王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1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21.
5
吴冰,王伟群.
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实施策略初探[J]
.化学教学,2011(6):12-1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4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Stephen DeMeo.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6,83 (4) :617-621.
5
S. Novick, J. Meni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76,53 (11):720-721.
6
Crystal Wood, Bryan Breyfogl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6,83(5) : 741-748.
7
William R Robinson.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3,80 (9) :978-982.
8
Addison Ault.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1,78 (10):1347-1350.
9
Dori Y J, Hameiri M. In.J. Sci. Edu. , 1998,20:317-333.
10
Dawn M Wakeley, Hans de Gry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0,77(8) : 1007-1009.
共引文献
11
1
陈培丽.
“大学化学”实践教学柔性化体系的建立[J]
.实验室科学,2011,14(6):19-21.
被引量:1
2
颜建河.
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及方法[J]
.化学教学,2012(7):15-16.
被引量:6
3
张方政.
基于认知同化理论的教学设计——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3(23):81-82.
4
张莹,刘晶.
SOLO视角下学生“物质的量”学习的思维发展水平研究[J]
.化学教学,2015,0(11):14-18.
被引量:6
5
丁樱.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构建“物质的量”单元教学策略[J]
.化学教育,2016,37(5):5-8.
被引量:13
6
杨丽,陈杨红.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探索[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6(2):37-37.
被引量:1
7
朱灵敏,文丰玉.
中美教材中“物质的量”的情境对比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12):287-287.
8
陈诚.
回归概念教学的本真——以“物质的量”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5):72-74.
9
黄萍,冉鸣.
自主探究交互软件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7):51-57.
被引量:7
10
张琨,周礼,闫春更,周宝石,周青.
高中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群的理解水平测查[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5):28-3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玉霞,田科.
国内项目学习现状与发展刍议[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3(33):9-10.
被引量:6
2
乔保国.
阿伏加德罗常数规范应用刍议[J]
.化学教育,2004,25(7):61-61.
被引量:2
3
苏履强.
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进行“物质的量”教学[J]
.化学教育,2004,25(8):38-39.
被引量:2
4
马艳秋.
物质的量教与学设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0):9-10.
被引量:4
5
张福厚.
“物质的量”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
.山西教育(高中理科版),2005(1):39-40.
被引量:2
6
沈仁义.
建议修改“物质的量”、“摩尔”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和符号[J]
.计量与测试技术,1994,21(1):23-25.
被引量:2
7
朱为民.
“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2):121-123.
被引量:1
8
曹俐.
《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7(3):45-46.
被引量:2
9
郭琦,沈晓强,朱俊杰.
苏教版与人教版中“物质的量”概念的编写比较[J]
.化学教学,2007(2):23-25.
被引量:3
10
肖中荣,邓熙蓉.
在发现中学习 在应用中理解——《物质的量》课堂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2007(2):45-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龙琪.
“摩尔”概念难点成因及化解策略[J]
.化学教学,2015,0(4):32-37.
被引量:14
2
高慧,王骄阳,闫春更,周青.
基于FLOW MAP的中美化学教材难度比较——以学科核心概念“物质的量”为例[J]
.化学教学,2016,0(6):19-23.
被引量:7
3
黄萍,冉鸣.
自主探究交互软件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7):51-57.
被引量:7
4
经志俊.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物质的量”单元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2018(9):46-51.
被引量:7
5
张琨,周礼,闫春更,周宝石,周青.
高中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群的理解水平测查[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5):28-32.
被引量:9
6
洪天慧.
对高中化学教材中“物质的量”内容的编写建议[J]
.化学教学,2019,0(10):91-97.
被引量:7
7
陈芮,杨天林.
中美化学教材关于“物质的量”的对比分析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0,0(14):63-65.
被引量:2
8
宋倩雯,谢俊,常锁成.
基于ISM法的新旧人教版必修化学教材内容比较[J]
.化学教学,2021(4):38-44.
被引量:5
9
徐曼玲,朱永飞.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项目式教学设计[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1):168-172.
被引量:9
10
杨梦,董美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构——以“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为例[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9):127-1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黄雪斌.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2(27):88-90.
被引量:2
2
赵恬.
高中化学教材编排的调整和变化对教学的启示[J]
.试题与研究,2021(30):93-94.
3
常令,关明.
化学迷思概念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教育观察,2020,9(35):106-109.
被引量:1
4
李秀芝.
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设计对策探讨[J]
.高考,2023(29):30-32.
5
郭明辉.
高中化学教学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J]
.高考,2023(6):137-140.
6
刘淼.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题中的应用探究[J]
.高考,2022(14):24-26.
7
叶宏秀.
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J]
.高考,2022(12):81-83.
8
昭宏兵.
“摩尔”教学中几个难点的处理[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7,0(1):81-82.
9
周青,闫春更.
学习评价的新方法——流程图法的原理、实施及优势[J]
.当代教师教育,2016,9(4):12-18.
被引量:4
10
陈克纯,夏萍琴,周公畅,孙艳萍,黄敏瑜.
高中分阶段渗透化学微粒观的实践研究[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33(10):63-66.
被引量:1
1
沈辉,管秀娟.
解析几何中分类讨论成因剖析[J]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0(4):30-32.
2
颜艳.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4):92-92.
3
肖永宏.
数列易错题成因剖析与应对策略[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1(3):37-37.
4
张春明.
误用解题“技巧”成因剖析[J]
.中学数学月刊,2015(3):55-56.
5
龚剑英.
高中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成因剖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4,0(7):55-56.
被引量:2
6
张利民.
物理解题典型错误成因剖析[J]
.初中生学习技巧,2002(4):16-17.
7
戈柔.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3(2):52-53.
被引量:19
8
蔡玉梅.
初中忽视美术教育的成因剖析及扭正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3(10):10-11.
9
王带玉.
初中生写作水平低的成因剖析[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2(3):27-27.
10
崔树霞.
化学成为学生困难学科的成因剖析及应对策略[J]
.高中数理化,2014(6):64-64.
化学教学
201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