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探寻生命归宿,克服死亡恐惧——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价值意蕴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对生命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对死亡的原始恐惧,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迫使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类反观自身的哲学观照。为了解释生命的意义,人们或诉诸超验的形而上实体,或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或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和感官的内在体验诠释为生命的全部意涵,但都无法完全消解人们对生命的未知和对死亡的恐惧。马克思的生命观独辟蹊径,他以现实的视角,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找到了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为生命的行为结果找到了载体,即人类历史,从此个体的生命价值找到了归宿,克服死亡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个体生命融入人类共同体,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中将生命的社会价值凝结在永恒的历史中。
作者 王博医
出处 《理论观察》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5.
  •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4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5尤吾兵.消释死亡恐惧:马克思“关系”死亡论对传统死亡论的超越[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3):50-57. 被引量:3
  •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笛卡尔 R.哲学原理[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 2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171.
  • 3云格尔.死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44.
  • 4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
  •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 9康琼.人的生命价值与死亡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9(12):58-61. 被引量:2
  • 10周德新.论死亡本质及其社会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0(3):71-7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2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