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韩低碳技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1970年以来中日韩低碳专利技术研发主体和技术领域演变进行研究,探讨中日韩三国低碳技术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演化情况。对中日韩三国低碳技术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理清各国所采取的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和动力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日韩低碳技术合作方向和领域,明确适用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基于产业网络的低碳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合作模式。
作者
刘立
王博
机构地区
大连外国语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6-30,共5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专利计量
比较研究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1
路甬祥.
前瞻世界发展大势 谋划中国科技战略——中国科学院发布《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4):333-337.
被引量:10
2
金乐琴,吴慧颖.
低碳经济转型的轨迹与路径:中日韩的比较及启示[J]
.经济学家,2013(1):93-99.
被引量:7
3
吴洁,曲如晓.
低碳经济下中日贸易促进和气候合作战略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80-86.
被引量:6
4
段海燕.
东北亚环境合作模式的前景分析与推进路径[J]
.环境保护,2009,37(8):77-80.
被引量:11
5
朴英爱.
论低碳视角下的中日韩环保合作[J]
.学习与探索,2010(4):148-150.
被引量:3
6
谢晓光.
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J]
.日本问题研究,2010,24(1):40-44.
被引量:6
7
王文军,赵黛青,陈勇.
我国低碳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2):84-91.
被引量:35
8
LIU C-Y,YANG JC. Decoding patent information usingpatent maps[J]. Data Science Journal, 2008(7) : 14-22.
9
徐大丰.
低碳技术选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低碳技术路线的启示[J]
.科技与经济,2010,23(2):73-75.
被引量:35
10
景跃军,杜鹏.
中日低碳技术合作现状及前景探讨[J]
.现代日本经济,2011,30(3):35-4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1
1
苏晓娟.
德国风电发展新趋势与投资分析[J]
.风能,2012(6):50-55.
被引量:3
2
陈志敏.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机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5):59-64.
被引量:7
3
朱雪忠,戚昌文,邵洋.
论专利申请战略[J]
.科研管理,1994,15(3):1-8.
被引量:3
4
陈英姿.
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与东北振兴[J]
.东北亚论坛,2006,15(1):68-72.
被引量:12
5
陈燕平.
十年创业 十年发展 打造国际环境合作典范[J]
.环境保护,2006,34(07B):27-31.
被引量:1
6
潘家华,陈迎,庄贵阳,吴向阳.
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
.中国经贸导刊,2006(18):51-52.
被引量:29
7
余维海.
中日环境合作述评[J]
.日本研究,2006(3):45-48.
被引量:6
8
王胜今.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向展望[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5-8.
被引量:17
9
王洛林.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
全球CDM注册进展[EB/OL].CO2商务网,http://www.CO2-china.com/.
共引文献
110
1
朱越杰,汪云林,侯贤明,纪东旭.
曹妃甸低碳发展方向与技术支撑[J]
.中国软科学,2010(S2):236-239.
2
王承云,秦健.
低碳技术研发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中国软科学,2010(S1):277-282.
被引量:2
3
张文彬,周自豪.
环保组织与对日合作[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2):16-20.
4
谢晓光.
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J]
.日本问题研究,2010,24(1):40-44.
被引量:6
5
谢晓光.
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及前景展望[J]
.兰州学刊,2010(4):18-20.
被引量:4
6
谢和平.
发展低碳技术 推进绿色经济[J]
.中国能源,2010,32(9):5-10.
被引量:30
7
朱晓露.
小城镇低碳科技发展策略浅析[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4):297-299.
被引量:1
8
顾小存.
低碳经济与亚洲区域合作[J]
.国际经济合作,2010(11):33-38.
被引量:1
9
赖流滨,龙云凤,郭小华.
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1-5.
被引量:13
10
李金兰,郑淑蓉.
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50-53.
同被引文献
34
1
陈文剑,黄栋.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障碍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0):21-24.
被引量:20
2
王修华,王翔.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
.软科学,2012,26(3):29-32.
被引量:46
3
岳鹄,刘艳明.
珠江三角洲创新产出的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9):10-13.
被引量:3
4
王哲芳,黄蕾,谢奉军,杨程丽.
支撑低碳技术发展的区域科技政策体系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56-59.
被引量:6
5
张宏武,尹嘉慧.
我国低碳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33(5):33-38.
被引量:3
6
余晓钟,辜穗.
跨区域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4,32(6):56-59.
被引量:7
7
李旭.
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展望[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2):1-11.
被引量:117
8
时丹丹.
中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5,31(24):144-147.
被引量:6
9
刘晓东,毕克新,叶惠.
全球价值链下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风险管理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16(11):152-166.
被引量:16
10
冯阳,路正南.
碳资源视角下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4):236-24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彭聪,吕拉昌.
中国低碳技术专利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3,44(4):424-434.
被引量:2
2
张薇,公丕芹.
“双碳”背景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J]
.宏观经济管理,2023(6):35-4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殷凤春,田楠楠,严翔.
绿色技术转移视角下科技人才集聚的碳减排效应再检验[J]
.科学管理研究,2023,41(4):117-124.
被引量:4
2
张莉.
我国“双碳”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人才,2023(6):40-46.
被引量:3
3
金红,段德忠.
长江经济带城际绿色技术流动的时空特征及减排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24,43(1):17-32.
被引量:3
4
谢宗杰,潘毅夫,李凯健,令狐敏捷.
基于专利分析的建筑碳中和技术发展评估:现状、热点及趋势[J]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4,52(5):38-44.
5
陈凯.
加快完善绿色税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J]
.宏观经济管理,2024(4):21-29.
被引量:1
6
马辉.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构建及创新路径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2024(13):76-78.
7
谷丰,高畅,柳思佳,王若冰.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构建及创新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2024(9):167-170.
8
聂正标,贾彦鹏.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J]
.宏观经济管理,2024(8):57-64.
1
宋捷,刘华光,欧阳建安.
长沙高新区提升整体研发能力的实践[J]
.中国高新区,2005(2):47-49.
被引量:2
2
赵博,毕克新.
基于专利的我国制造业低碳突破性创新动态演化规律分析[J]
.管理世界,2016,32(7):182-183.
被引量:6
3
王玉主.
亚太经合的危与机[J]
.中国报道,2013(10):32-33.
被引量:1
4
薛玉华.
中俄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方向[J]
.现代情报,2010,30(11):116-118.
5
高继平,丁堃,潘云涛,袁军鹏.
技术领域中的专利知识群分析——以SIPOD中的H04L领域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6):83-87.
被引量:4
6
栾春娟,曾国屏.
技术前沿和技术体系发展趋势的一个比较研究——以华为与三星电子公司为例[J]
.特区经济,2009(8):283-285.
被引量:2
7
陈栋生.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大开发[J]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6):15-17.
8
习近平.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闭幕辞[J]
.新华月报,2014,0(23):24-25.
9
刘丽娟.
谈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1):57-60.
被引量:1
10
达庆利.
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效率[J]
.群言,2012(7):7-9.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