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半夏泻心汤看方剂的寒热并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药物寒热并用是方剂配伍的重要特征,主要用于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是方剂寒热并用的重要代表方之一。笔者从半夏泻心汤的病机、配伍组成、方义和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对方剂寒热并用在半夏泻心汤中的配伍依据、规律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
时丹丹
周永学
周晓俊
刘欣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1期2055-2056,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寒热并用
半夏泻心汤
方剂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张仲景.伤寒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10.
2
李兰珍,朱向东,张长江.
试析“寒热互结”非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J]
.甘肃中医,2002,15(2):1-2.
被引量:2
3
温武兵.
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初探[J]
.国医论坛,2001,16(5):1-3.
被引量:9
4
魏道祥.
方剂寒热配伍之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50-52.
被引量:5
5
陈改红.
辛开苦降法临床应用体会[J]
.陕西中医函授,2000(6):25-26.
被引量:2
6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62.
7
赵松森.
半夏在辛开苦降法中的配伍意义探析[J]
.陕西中医,2009,30(10):1388-1389.
被引量:4
8
赵映前.
试论《伤寒论》中寒温并用的特点与临床意义[J]
.中医药研究,1999,15(5):3-3.
被引量:3
9
于丽雅,梁铁,金东明.
半夏泻心汤君药研究概况[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17(2):62-6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吴仪洛.本草从新[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新1版).32.
2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68-169.
3
钱潢.伤寒苏源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05.
4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7.
5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1.
6
阎德润.伤寒论评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83.
7
秦之桢.伤寒大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16.
8
刘渡舟.伤寒论注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6.
9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2.
10
柯雪帆.伤论选读(普通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3.
共引文献
32
1
李晓光.
再论半夏泻心汤[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4):24-24.
被引量:1
2
华红英.
略论《伤寒论》服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
.湖北中医杂志,2006,28(7):18-19.
被引量:4
3
华红英.
略论伤寒论中的服药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6,21(15):33-34.
被引量:3
4
王小龙.
对《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的探讨[J]
.光明中医,2006,21(10):4-6.
被引量:2
5
宋小莉,吴俊玲,孙明江,王欣,潘卫峰.
复方君药研究方法进展[J]
.新中医,2007,39(1):96-98.
被引量:5
6
许瑛.
桂枝汤煎服法对中医护理的启示[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4):51-52.
被引量:2
7
杨岚.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的体会[J]
.北京中医,2007,26(8):529-529.
被引量:4
8
施光其,尹智炜,陈国会.
加味桂芍知母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7):84-85.
被引量:2
9
窦小玲.
左金丸加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J]
.现代中医药,2008,28(5):24-25.
被引量:5
10
田永刚.
关于半夏泻心汤争议问题的思考[J]
.甘肃中医,2008,21(10):12-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柯美云.
功能性胃肠病并非单纯功能病[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前沿版,2006,26(5):721-722.
被引量:65
2
尚冰.
浅说“百病生于气”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关系[J]
.中医药学刊,2006,24(5):863-864.
被引量:6
3
冷治文.
气机浅析[J]
.陕西中医,2006,27(9):1165-1165.
被引量:2
4
刘安平.
从“百病生于气”浅谈“从肝论治”[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6):59-61.
被引量:12
5
穆俊霞.
肝主疏泄在五脏整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3):6-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王宝绪,刘洁.
从“百病生于气”谈脾胃病的治疗[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6(2):174-176.
1
陈志安,吴芳,陈燕芳.
玉屏风散临床运用举隅[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53-53.
2
陈新宝.
仲景运用芍药的配伍初探[J]
.中医药学刊,2006,24(5):914-915.
被引量:3
3
叶苓.
解表药在方剂中的配伍运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3):35-36.
被引量:5
4
赵丽,刘贵颖.
咳嗽变异型哮喘治验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369-369.
被引量:2
5
王洪燕,赵瑞芬,丛丽,耿惠,张微.
益肾蠲痹丸异病同治验案举隅[J]
.吉林中医药,2001,21(3):57-57.
被引量:5
6
胡靖.
抗乙肝病毒转阴冲剂的组方与工艺研究[J]
.黑龙江医学,2003,27(3):198-198.
7
常富业,王永炎.
浅谈急病入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152-1152.
被引量:7
8
赵桦,张国柱,彭强.
马蹄香及其易混品华细辛的薄层鉴别[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926-927.
被引量:4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