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张爱玲小说婚恋观的上海色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婚恋题材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基本题材。小说中女性人物因为大多生活在上海,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汇聚交流的地方。女性婚恋一方面得因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根深蒂固的封建生活方式与封建文化,使得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具有浓郁的洋场气息、上海色彩。
作者
李文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2,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张爱玲
婚恋
上海
女性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宋红芳.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68-71.
被引量:11
2
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4
李公文.
张爱玲小说中婚恋观的文化透视[J]
.山花(下半月),2010(6):120-12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张保莘.张爱玲传奇[J].文汇月刊,1981,(11).
3
[2]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Z].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19
1
刘春静,李秀玲,尚志芹.
解读简·奥斯丁的婚恋观[J]
.作家,2010(20):75-76.
2
付明端.
“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社会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张爱玲与奥斯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132-134.
3
李丽程.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之异同[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11):100-101.
被引量:2
4
虞晓伟.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之比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47-50.
被引量:2
5
关薇.
试论张爱玲小说所表现的女性解放意识[J]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21-23.
6
陆璐.
张爱玲:双轨制的“拐点”[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3):123-125.
7
范丽娜.
简析简·奥斯丁和张爱玲作品异同的原因[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96-97.
被引量:2
8
林素琴.
从《十八春》到《半生缘》改写的意蕴解读[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2):86-88.
被引量:1
9
杨桦.
长恨绵绵下的三叹歌调——对王安忆《长恨歌》的重新阐释[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32(2):74-75.
被引量:1
10
赵倩倩,王远舟.
《红楼梦》之于张爱玲的时间意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9-130.
引证文献
1
1
张舒月,田崇雪(指导).
《鸿鸾禧》中的上海婚俗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8):48-49.
1
温亚军.
阅读上海[J]
.青年文学,2007,0(11):115-119.
2
高圣华.
“乱世佳人”婚恋中的一点欢喜——解读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157-159.
被引量:1
3
侯学智.
谈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婚恋[J]
.电影文学,2007(18):66-67.
4
刘作民.
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婚恋及其女性观[J]
.潍坊学院学报,2004,4(3):104-106.
被引量:2
5
周刚.
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3):152-153.
被引量:2
6
周丽妤.
张爱玲《色戒》中女主人公形象探析[J]
.芒种(下半月),2015,0(5):13-14.
被引量:1
7
周全德.
浅析世纪末台湾女性婚恋散文中的文化价值取向[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00(4):47-48.
8
董晓慧.
论池莉作品中的女性婚恋历程及心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0(2):16-18.
被引量:1
9
江梦洋.
时代变迁下的女性命运悲歌——林海音女性婚恋小说解读[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5):18-21.
10
李松涛.
关于《无倦沧桑》的三段文字[J]
.诗潮,2001(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