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金融危机时期逆向选择效应给中国港口的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梳理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港口的发展情况,以逆向选择的视角分析全球港口发展的内在动力,总结航运业在不同经济体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分析指出,当下中国吞吐量快速增长是由客户的逆向选择造成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动力,应当提升中国港口吞吐能力和作业效率以应对当前急剧增长的需求,而非盲目扩建港口。
作者
康小燕
张雪松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水利工程系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出处
《中国市场》
2014年第44期124-125,127,共3页
China Market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中国港口
逆向选择
分类号
F831.59 [经济管理—金融学]
F5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郑联盛.
2012,新兴经济体无法独善其身[J]
.世界知识,2012(4):38-39.
被引量:1
2
侯剑.
国际航运中心与港口经济的关系[J]
.水运管理,2011,33(3):20-22.
被引量:2
3
高秋颖.
后危机时代中国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2011,26(2):15-17.
被引量:2
4
于汝民.
港口企业面向后危机时代的战略选择[J]
.中国港口,2009(11):6-9.
被引量:1
5
朱凯斌,刘美玲.
激励机制缺陷所致的逆向效应[J]
.中国培训,2006(5):34-3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继红,真虹.
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
.港口经济,2009(6):31-34.
被引量:9
2
茅伯科.
国际航运中心的代际划分[J]
.水运管理,2010,32(11):6-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
1
王列辉,朱艳.
上海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及发展战略研究[J]
.人文地理,2018,33(4):121-129.
被引量:5
2
朱清明.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航运企业经营策略[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0):102-104.
1
张圣坤.
“绿色造船”是必然选择[J]
.造船工业,2010(10):4-4.
2
张兰玉.
后金融危机时期港航企业的财务管理之策[J]
.中国港口,2010(11):53-54.
被引量:2
3
刘潇.
中国造船的“绿色通道”[J]
.中国船检,2010(3):38-40.
4
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2届3次全委会顺利召开[J]
.集装箱化,2010,21(7):9-9.
5
李怡频.
开辟新港口,寻找航线新增长点——从加拿大鲁伯特王子港的成功挂靠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航运业的机遇[J]
.集装箱化,2010,21(3):12-15.
6
扈欣朋.
油轮运输市场好景能否持久?[J]
.海运情报,2016,0(5):5-6.
7
贾可.
反垄断与专车规范[J]
.经营者,2015,0(18):46-47.
8
张德江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J]
.中国安全生产,2009(3):7-7.
9
翁鉴轩.
比赛车更多[J]
.轿车情报,2009(2):198-201.
10
李志远.
简支变连续桥梁模型受力性能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5(12).
被引量:2
中国市场
2014年 第4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