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蔗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是甘蔗优质高产、抗旱抗寒、抗倒伏、保水保肥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蔗地进行机械深耕深松与牛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机械化深耕深松作业,甘蔗增产效果明显,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摘要〕
作者
覃凤兰
机构地区
田东县思林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4年第4期24-25,27,共3页
关键词
甘蔗
深耕深松
效益分析
分类号
S233.7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1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欧钊荣,杨鑫.
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81-3184.
被引量:27
2
李洪文,陈君达,李问盈.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6):42-45.
被引量:97
3
梁兆新.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效益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2002,33(5):278-279.
被引量:14
4
梁兆新.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效益分析[J]
.广西蔗糖,2004(1):21-2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洪文,高焕文,王兴文.
可调翼铲式深松机的试验研究[J]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15(2):33-39.
被引量:17
2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
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J]
.甘蔗糖业,2006,35(1):17-21.
被引量:32
3
苏永秀,李政,孙涵.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种植气候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252-255.
被引量:68
4
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
旱地农业三种耕作措施的对比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1):7-11.
被引量:49
5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45-147.
6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上册 ),1988年,145页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农业气候区划协作组.广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利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152-161.
8
何燕,谭宗琨,李政,丁美花,欧钊荣.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低温冻害区划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9):81-85.
被引量:34
9
陈君达,李洪文.
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机具与作业工艺的组合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8,14(3):129-134.
被引量:23
10
罗文质.
广西甘蔗霜冻的气候规律和对策[J]
.广西蔗糖,2000(1):5-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45
1
于珍珍,邹华芬,于德水,李海亮,孙海天,汪春.
融合田间水热因子的甘蔗产量GA-BP预测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0):277-283.
被引量:11
2
赵翔,马洪亮,张立峰,张晋国,魏淑艳.
新型全方位深松机的研究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2,34(5):104-107.
被引量:1
3
余泳昌,鲁传涛,冯春丽,刘清民.
豫东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实践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7):61-64.
被引量:15
4
李老思.
影响印迹光泽的原因[J]
.印刷杂志,2005(9):56-58.
5
王瑞丽,李宝筏,牛彦,邱立春,佟玲.
行间深松部件的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7):133-135.
被引量:7
6
柴民杰,李洪文,何进,邸英良,王丽杰.
秸秆覆盖地深松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7):136-138.
被引量:8
7
韦宝珠.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应用效果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20-521.
被引量:5
8
覃守贵,莫识美,梁文育.
广西发展甜高粱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07,22(2):72-75.
被引量:4
9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李红,沙洪林,苏前富,王立新,隋晶.
深松土壤病原真菌数量分布对玉米病害发生趋势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3):130-132.
被引量:5
10
余泳昌,刘文艺,赵迎芳,孙建青.
立柱式深松铲受力数学模型及试验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109-113.
被引量:47
同被引文献
112
1
沙建川,王芬,贾志航,刘照霞,邢玥,葛顺峰,姜远茂.
叶果比和摘叶方式对苹果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20,56(1):93-100.
被引量:8
2
蔡章林,赵厚本,蔡继醇,吴仲民,周光益,李兆佳,王旭,邱治军.
用^(13)C标记法研究光合碳在枫香和山乌桕幼苗体内的留存及分配动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2):408-413.
被引量:3
3
郑超,廖宗文,谭中文,刘可星,杜建军.
深松对雷州半岛甘蔗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
.土壤通报,2004,35(6):809-811.
被引量:7
4
王秀林,阳代天.
甘蔗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J]
.土壤通报,1994,25(5):224-226.
被引量:20
5
叶燕萍,杨丽涛,李杨瑞.
蔗地深耕深松对甘蔗吸收N、P、K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甘蔗(福建),1995,2(1):50-51.
被引量:11
6
梁明.
4F—1.8型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研制[J]
.现代农业装备,2005(9):99-100.
被引量:5
7
何进,李洪文,高焕文.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62-67.
被引量:201
8
郭家文,刘少春,张跃彬,李文凤.
分蘖期不同基因型宿根甘蔗内源激素的测定[J]
.中国糖料,2007,29(1):16-17.
被引量:7
9
王威豪,王一丁,莫云川,叶燕萍,李杨瑞.
水分胁迫下喷施乙烯利对甘蔗分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2):148-151.
被引量:11
10
周传凤,李杨瑞,杨丽涛.
甘蔗分蘖期间叶面喷施乙烯利后两种内源激素的变化[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3):388-39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8
1
谭琴.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对甘蔗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6,33(4):172-172.
被引量:6
2
韦丽娇,李明,董学虎,李柏林,李官保,张园.
甘蔗地凿式深松犁的受力仿真分析[J]
.现代农业装备,2016,37(4):21-25.
被引量:1
3
李柏林,李明,廖宇兰,韦丽娇,董学虎.
甘蔗地凿式深松犁角度参数的优化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7,39(6):170-176.
被引量:4
4
丘立杭,范业庚,罗含敏,黄杏,陈荣发,杨荣仲,吴建明,李杨瑞.
甘蔗分蘖发生及成茎的调控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2018,54(2):192-202.
被引量:21
5
何波涛,梁泉,朱剑楠,韦方志,梁和,陈超君.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耕地+整地+种植”方式配套技术模式[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2):21-25.
被引量:7
6
刘胜利,韦丽娇,李明,张龙,张朋.
甘蔗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与动态[J]
.现代农业装备,2018,39(1):30-35.
7
林祖雄.
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1):52-52.
8
周慧文,梁容真,邓宇驰,吴建明,闫海锋,丘立杭.
强弱分蘖特性甘蔗品种的分蘖期光合产物分配差异[J]
.核农学报,2023,37(8):1660-1667.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严晓丽,何冯光,李明,葛畅,董学虎,韦丽娇,黄伟华,牛钊君.
甘蔗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机架的静力学分析[J]
.现代农业装备,2018,39(2):28-33.
被引量:4
2
丁延松.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12):9-9.
被引量:2
3
李旭娟,李纯佳,林秀琴,刘洪博,徐超华,字秋艳,毛钧,陆鑫,刘新龙.
甘蔗HD-Zip Ⅰ亚家族转录因子基因ScGT1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糖料,2019,41(1):1-7.
被引量:1
4
严晓丽,汪春,李明,符少华,韦丽娇,张培,游潇,董学虎,何冯光.
红壤凿形深松铲的设计与试验[J]
.农机化研究,2019,41(4):135-142.
被引量:7
5
陆世年.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路径之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11):53-54.
被引量:4
6
丘立杭,范业赓,周慧文,陈荣发,黄杏,罗含敏,杨荣仲,段维兴,刘俊仙,吴建明.
合理密植下强分蘖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6):1075-1082.
被引量:14
7
郑桂兰.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其推广应用[J]
.种子科技,2019,37(7):64-64.
被引量:3
8
伊成勇,孙权,张敏,韦军.
柿砧穗亲和性与叶片内源多胺种类及含量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2019,55(8):1191-1196.
被引量:3
9
周慧文,陈荣发,范业赓,丘立杭,李杨瑞,吴建明,黄杏.
不同施氮水平下甘蔗内源激素、产量和糖分的变化特征[J]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1):2142-2148.
被引量:9
10
张家媛.
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0):152-152.
被引量:2
1
杨劲.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试验[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15(3):21-23.
被引量:4
2
白好仙.
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探讨[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11):39-39.
被引量:5
3
张春平,王丽.
试论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2):22-22.
被引量:21
4
李克明.
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J]
.中国农机化,1993(5):22-23.
被引量:1
5
韦宝珠.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应用效果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20-521.
被引量:5
6
孙继芳.
浅析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20):151-151.
被引量:2
7
陈家新.
蔗地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分析[J]
.南方农业,2016,10(20):80-81.
8
高伟.
推广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应注意什么[J]
.农机科技推广,2014(1):44-44.
被引量:1
9
马龙武.
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J]
.现代农业装备,2011(4):67-68.
被引量:8
10
张合云,汤丽芬.
土地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推广[J]
.云南农业,2016(8):87-88.
被引量:11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