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舞台剧《盗墓笔记》的主体间性——对戏剧“存在”意义的再理解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舞台剧《盗墓笔记》所引发的戏剧舆论冲突,归根到底仍然是戏剧本身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取向问题。《盗墓笔记》将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构架舞台剧的灵魂,试图通过对话实现剧作者、舞台和观众的意义消解与重建,从而对舞台剧的"存在"进行开放性的阐释,但是,它毫无掩饰的商业交换行为让戏剧的艺术特质暗淡无光。
作者
王磊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对话存在
游戏
商业性
大众化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刘再复,杨春时.
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J]
.南方文坛,2002(6):14-23.
被引量:58
2
王廷信.
“大戏剧”观念与21世纪戏剧前瞻——访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118-12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2
1
詹艾斌,徐红民,董红梅.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91-95.
被引量:9
2
李春红.
论刘再复90年代关于主体性的思考[J]
.飞天,2009(20):29-31.
3
盛雪梅.
试论大戏剧理念下的镜像化戏剧[J]
.电影文学,2007(19):26-28.
被引量:2
4
李闪.
当前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综述[J]
.学术月刊,2005,37(5):127-128.
被引量:1
5
郑卫明.
主体间性的降临与第三代诗歌艺术的转变[J]
.文艺评论,2005(5):49-53.
被引量:2
6
黄文祥.
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话语弥漫深层探析[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110-113.
7
刘新敖.
近年来国内文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述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95-99.
被引量:1
8
林朝霞.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
.学术月刊,2007,39(4):115-120.
被引量:5
9
李孝弟.
不在场主体的遮蔽——关于文学史主体界定的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10-16.
10
叶继奋.
论鲁迅复调小说的人学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73-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赖春.
互联网+时代IP电影的营销策略研究[J]
.中国电影市场,2016,0(2):21-23.
被引量:12
2
岳凯华.
从《盗墓笔记》看IP电影热潮的隐忧[J]
.电影艺术,2016(6):85-87.
被引量:3
3
孙旭柳.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创作的发展方向[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168-169.
被引量:3
4
张琴.
“IP热”创造网络文学全产业链模式的探索[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7):1-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修智英.
从《盗墓笔记》看国产大片的商业艺术性[J]
.电影文学,2017(5):102-104.
被引量:2
2
廖红.
科普场馆科学表演编创的探讨[J]
.科普研究,2018,13(1):90-9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徐睿,裘洁.
对大型科普剧如何讲好科学故事的探索——以浙江省科协大型情景科普剧《加油!科学+》为例[J]
.科技通报,2020(9):127-131.
被引量:1
2
沈浩,周娇.
从《记忆大师》看国产商业电影发展趋势[J]
.电影文学,2018(6):93-95.
3
曹健萍.
综合性科普场馆与专题性科普场馆的比较分析[J]
.才智,2019,0(9):247-247.
4
张远.
论盗墓类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以《鬼吹灯》《盗墓笔记》为例[J]
.电影文学,2019(11):144-147.
5
李雪梅,朱峤,蔡敏琪,黄灵丽,裘颖莹.
身边的伯努利原理——科学实验“风来告诉你”创作谈[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6):406-410.
被引量:1
6
孙裴兰,王慧丽,琚泽高.
科技馆科学表演创作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现代科技馆创作作品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6):92-97.
7
马秋凤.
科技馆科学实验表演的构思与编创[J]
.科技视界,2024,14(4):17-20.
1
陈伟贤.
舞台剧《盗墓笔记》“存在”意义解析[J]
.中国戏剧,2015(2):68-70.
2
项建恒.
被淡化的故事[J]
.浙江工艺美术,2008,34(4):90-96.
3
徐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的再理解——《关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关系的两个事实》一文的推论[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74-77.
被引量:1
4
刘杨.
又见五台山[J]
.看历史,2014,0(11):130-133.
5
吴淡如.
一辈子的浪漫[J]
.农村农业农民,2009(1):62-62.
6
张晓华.
景教东渐初探[J]
.史学月刊,1997(6):85-90.
被引量:3
7
宋清华.
对集体主义的再理解[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32-36.
8
吕姗,吕琳琳.
浅析互联网对社会互动的影响[J]
.青年与社会,2015,0(5):240-240.
9
周峰.
对人道主义内涵两种划分的再理解[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3):81-84.
被引量:1
戏剧文学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