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轼对杜诗的接受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南宋傅幹《注坡词》、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在注解东坡词时均频繁引用杜诗,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引发两个维度的思考。其一,南宋人对杜诗的"接受热";其二,苏轼本人对杜诗的接受。诗学批评上,苏轼推崇杜诗的诗史地位,品评杜诗的艺术手法;诗歌创作上,苏轼用杜诗成句、用杜诗字面、用杜诗语意、学杜诗手法;词体创作上,苏轼集杜诗句、用杜诗成句、用杜诗字面、用杜诗语意、学杜诗手法。苏轼对杜诗的接受,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以杜诗入词,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一种手法。
作者 陈斌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4期6-11,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词传播接受史"(编号11BZW040)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词传播史研究"(编号10ZWB00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赵晓兰,佟博.傅干《注坡词》三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2):62-67. 被引量:1
  •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唐德明,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3苏轼著,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5何文焕.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1..
  • 6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
  • 7葛立方.韵语阳秋[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
  • 8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9阮阅 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 10刘熙载著,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二级参考文献6

  • 1洪迈.容斋续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 2傅干注坡词[G].刘尚荣校证.成都:巴蜀书社,1993.
  • 3杨慎.词林万选[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 4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3.
  • 5陈振孙 徐小蛮 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罗忼烈.词学杂俎[M].成都:巴蜀书社,1990:10.

共引文献20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