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因果关系认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增设的罪名,在十多年的司法实践中,环境监管人员失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一直是认定本罪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本罪因果关系的主要特点,进一步探讨本罪因果关系认定方法及其在实务中的判断过程,以期达到指导本罪侦查实践之目的。
作者
袁泉
机构地区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环境监管失职罪
因果关系
97年刑法
司法实践
危害结果
失职行为
监管人员
认定方法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侯国云,梁志敏.
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J]
.法律科学,2001,19(1):102-109.
被引量:17
2
肖中华.
论不作为犯罪之有无及特性[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8,12(3):49-53.
被引量:1
3
罗丽.
日本环境法的历史发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0-53.
被引量:9
4
谢治东.
“疫学因果关系”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J]
.湖北社会科学,2005(9):118-120.
被引量:18
5
黎宏.
刑法因果关系论反思[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5):27-38.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张晓辉.
论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中的主观性[J]
.政法论坛,1987,5(1):70-72.
被引量:2
2
胡正謁.
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13(1):1-5.
被引量:4
3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 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9-90.
4
[日]泉二新熊.日本刑法论[M].,.573-574.
5
[日]野村稔 全理其 何力译.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6
[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M].丛选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7
[日]大仁冢.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8
前桥地方法院1971年3月23日判决[J].判例时报,:25-25.
9
伍柳村.刑法中的因果关系[A].西南政法学院.学术报告论文集[C].1980.
10
田村纪雄.“足尾矿毒事件”,《资料近代日本的公害》(日文版),新人物往来社.1971年,第36页.
共引文献
67
1
邹兵建.
必然因果关系说与偶然因果关系说的正本清源[J]
.经贸法律评论,2020,0(1):144-158.
被引量:5
2
徐长江.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先行行为成立范围的再思考[J]
.刑法论丛,2022(4):161-195.
3
张明余.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性质的探讨[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21-26.
被引量:1
4
何全民.
刑法因果关系若干问题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2):75-78.
被引量:2
5
周国良.
刑法因果关系的定型性——从条件说到客观归责理论的考察[J]
.检察实践,2005(3):62-66.
被引量:4
6
刘莹,孙磊.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2008(23):337-338.
被引量:7
7
汤天滋.
中日环境法制建设比较述评[J]
.现代日本经济,2006,25(6):32-36.
被引量:6
8
姜正扬,王秋雯.
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局限与突破[J]
.政治与法律,2007(1):124-128.
被引量:9
9
杨加明.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认定[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39-43.
10
郭小锋.
同案犯发生损害的刑法评价[J]
.中国检察官,2007(9):17-19.
被引量:2
1
李轲.
关于司法审判中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判断的思考[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0(11):112-114.
被引量:1
2
符韶敏.
几种情形下的证据采信[J]
.特区法坛,2005(3):35-36.
3
黄石松.
关于人大决策和智库建设的思考[J]
.人大研究,2016(4):4-8.
4
窦红.
法律:信仰、信任抑或无奈——以一审当事人对司法公信力的判断过程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2):3-4.
5
张阳平.
排疑务尽——谈谈言词证据的审查[J]
.特区法坛,2002(72):22-23.
6
姜琳玮,江涛,冯斌.
浅议鉴定结论的运用[J]
.中国司法鉴定,2005(6):26-28.
7
常怡,黄娟.
司法裁判供给中的利益衡量:一种诉的利益观[J]
.中国法学,2003(4):79-88.
被引量:104
8
王洪义.
公证合法性判断过程中的法律思维[J]
.中国公证,2008(4):30-31.
被引量:1
9
卢奕如.
论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法律适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4):126-127.
被引量:1
10
殷国璋.
诈骗罪中因果关系的厘清[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1):58-59.
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
201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