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深圳、上海、北京和天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价及碳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可以反映出相关市场的特性与有效性。核密度和分位数QQ图表明各市场的资产收益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深圳碳市场收益率分布具有最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单位根检验和方差比率法均表明上海碳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且深圳碳市场无效,但关于北京和天津碳市场有效性的结论存在差异。鉴于数据分布特征,方差比率法对市场有效性的判断更有说服力,即北京碳市场是有效的而天津碳市场无效,且碳市场的有效性受市场流动性与投机性的影响。因此,应明确碳市场的目的不是交易,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倒逼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在碳市场中引入个人投资者,在注重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的同时更应注重抑制市场的投机性;应注意提升企业对碳交易的认可度;应对七个试点省市差异化的制度设计进行政策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从中探索出中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作者 王倩 王硕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69)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M1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Amélie Charles,Olivier Darné,Jessica Fouilloux.Testing the martingale difference hypothesis in CO 2 emission allowances[J].Economic Modelling.2010(1)

同被引文献258

引证文献26

二级引证文献1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