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程朱易学之异同及其明代和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易学史研究中,程朱易学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用以描述程颐、朱熹理学在易学上的延伸,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学派如气学、心学的易学思想。诚然,程朱理学在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也有清晰的传承谱系,代表了一个学派流传的历史;然而,程朱理学的一致性并不等同于经学的一致性,而程朱易学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程朱易学的异同,并通过讨论程朱易学在明代流传中包含和会与纷争的趋势,阐明程朱易学的关系。
作者
陈德明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1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Chuanshan Journal
关键词
程颐
朱熹
明代
易学
和会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5、188页.
2
朱彝尊,著,许维萍,等点校,《点校补正经义考》第2册,台湾中央研究院1997年版,第352、364、362-363、443、734页.
3
周予同.《经学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4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二,《书伊川先生易传板本后》,《四部丛刊正编》本第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67页.
5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易象说》,《四部丛刊正编》本第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9页.
6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第6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程颢、程颐.《二程集》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6、809、809、812、689页.
8
朱熹.2004年:《周易本义》,九州出版社.
9
《周易·贲卦》.
10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2、1623-1624、1622、1653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47.
2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
.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4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5
《朱子语类》卷十四叶贺孙.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6
《朱熹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书》.
7
清·李光地.对《易学启蒙·原卦画》中关于文王八卦的注释.
8
《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502页.
9
《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530页.
10
《宋明易学概论》,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235页.
共引文献
8
1
郭振香.
不息之本体:儒家哲学的形上之思[J]
.哲学研究,2010(5):57-62.
被引量:1
2
张培高.
论宋代理学家关于“诚”的不同诠释[J]
.中州学刊,2013(6):108-112.
被引量:4
3
沈亚丹.
飘来飘去:宋代绘画中的云烟隐喻[J]
.文艺研究,2015(3):131-139.
被引量:8
4
朱志荣.
论《沧浪诗话》的诗歌语言观[J]
.社会科学辑刊,2015(2):178-182.
5
刘梦溪.
敬义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3):5-24.
被引量:5
6
姜文华.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J]
.宁夏社会科学,2017(3):5-15.
7
陈启亮,李灿东,彭卓龙,陈宴林,曾萌薇,于清茜,黎晖.
基于状态辨识探究先天因素的意义[J]
.环球中医药,2021,14(11):2040-2042.
被引量:2
8
温海明,庞子文.
论邵雍心学工夫与宋明心学工夫的理论融通性[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7(5):91-96.
同被引文献
63
1
郭彧.
卦变说探微[J]
.周易研究,1998(1):9-20.
被引量:4
2
郭彧.
《易学启蒙·原卦画》与《观物外篇》[J]
.中国哲学史,1996(Z1):128-135.
被引量:2
3
李兰芝.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J]
.周易研究,1997(2):55-62.
被引量:6
4
陈超.
河图、洛书与朱熹哲学[J]
.周易研究,1995(4):58-61.
被引量:2
5
施炎平.
朱熹对《周易》理性精神的阐发与创化[J]
.学术月刊,1995,27(7):39-42.
被引量:1
6
王广.
“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朱熹治《易》理路刍议[J]
.周易研究,2004(5):45-49.
被引量:2
7
王风.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J]
.哲学研究,2004(11):33-38.
被引量:6
8
余敦康.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J]
.中国哲学史,2001(4):5-14.
被引量:9
9
徐大源.
论程朱易学异同——两贤如何理解《周易》其书[J]
.周易研究,2001(3):36-45.
被引量:2
10
蔡方鹿.
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兼论朱熹、程颐易学思想之异同[J]
.周易研究,2001(4):37-4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徐泉海.
陈宓的易学思想——兼论陈宓对程、朱易学的评析与发展[J]
.朱子学研究,2022(2):173-186.
2
姜文华.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J]
.宁夏社会科学,2017(3):5-15.
1
徐大源.
论程朱易学异同——两贤如何理解《周易》其书[J]
.周易研究,2001(3):36-45.
被引量:2
2
冯静武.
李光地易学渊源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14,0(8):176-182.
3
胡士颍.
《清代中期易学》[J]
.周易研究,2010(2).
4
刘因灿.
宋代华严思想研究现状[J]
.五台山研究,2013(1):12-15.
被引量:1
5
孔德立.
子思五行说的来源[J]
.齐鲁学刊,2010(3):11-15.
被引量:3
6
林忠军,张沛.
略论明代易学的形成、演变及意义[J]
.周易研究,2016(3):37-43.
被引量:3
7
金生楊.
论南宋合州陽氏易学[J]
.蜀学,2011(1):217-226.
8
金禹彤.
《周易》东传与古代朝鲜半岛阴阳说[J]
.周易研究,2012(2):77-83.
9
李克和.
论《释氏源流》的文化价值[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3):118-120.
被引量:1
10
书讯:《清初易学》[J]
.中国哲学史,2005(3):94-94.
船山学刊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