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助“微”技术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微”技术是指借助于网络平台,采用“微”软件,如“微博”、“微信”、“QQ”、“微课”等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使用这些基于网络的“微”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在广阔的网络中扩大知识面,同时加强学生课余练习技知识巩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
作者
朱慧
机构地区
仪征技师学院
出处
《当代教研论丛》
2014年第7期70-70,共1页
contempora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微”平台
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冯潜.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2
张舒予.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新教育学”[J].外国教育研究,2003(2).
同被引文献
6
1
谭斌.
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
.教育学报,2005,1(5):32-41.
被引量:28
2
易连云,兰英.
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5):67-70.
被引量:90
3
季海菊.
微德育: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式——基于“长尾理论”的延伸与应用[J]
.学海,2012(6):176-180.
被引量:11
4
陈晓云,朱新卓.
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J]
.现代大学教育,2015,31(3):36-41.
被引量:36
5
唐琳.
高校“微德育”新方式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4):46-47.
被引量:6
6
孙彩平,石榴,徐静,曹艺珂,王新蕊.
全国中学生网络生活10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扩大[J]
.辽宁教育,2016,0(4X):12-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卢迎丽,卢旭.
“微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及实践路径[J]
.中小学德育,2019,0(7):28-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衡永昌.
微德育:网络时代学生品格形成的有效路径[J]
.江苏教育,2022(31):16-17.
1
翁坤.
E时代之花开遍课堂——浅谈高中语文微课模式探索与实践[J]
.文理导航,2017(1):20-20.
被引量:4
2
辛永亮,武恒,金德辉.
利用微技术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4):204-205.
被引量:2
3
孙兴华.
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与思考[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0(8):83-83.
4
付博锐.
利用微技术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J]
.求知导刊,2017(3):20-20.
5
曾杰丽.
PBL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动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
.文教资料,2016,0(23):161-163.
6
朱春艳,丁蓉.
简洁不简单 无痕不无为——探秘单元预习达标课中的“微技术”[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5,0(7):8-10.
7
徐婧.
利用“微技术”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J]
.江苏高教,2014(6):137-138.
被引量:2
8
邵红雅.
微时代职高语文教学探微[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2):122-127.
9
张春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余练习的设计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5):172-172.
10
吕丽莉.
微技术传播对青年人信仰的影响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3):89-91.
当代教研论丛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