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继发于牙髓病。由于乳牙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根尖孔粗大、血运丰富、牙槽骨质疏松、髓室底副根管多,致使乳牙牙髓感染极易发展成根尖周炎,发生在乳磨牙的根尖周感染常形成根分歧下病变。乳牙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科的常见病,有报道其占门诊病例的三分之一[1]。根尖周病常会损害患牙功能,影响进食,进而影响全身健康。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可破坏牙槽骨,损害恒牙胚,造成恒牙的发育和萌出障碍[2],还可成为病灶引起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的并发症[3,4]。引起根尖周病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和免疫反应,其中细菌感染是主要因素。自从1965年 Kakehashi 等[5]的经典实验证明细菌在牙髓和根尖周病中的重要作用后,人们从未停止对根尖周病细菌学的研究。目前对乳牙根尖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亦集中在细菌学,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出处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2期31-3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207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SQKM20121002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