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国的元杂剧译介及其特征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元杂剧西传的主要阵地,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的元杂剧译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译介特征:身份多元的译介主体、丰富的译介内容、多样化的译介载体、鲜明的时代演变特质以及灵活各异的译介策略等,这些无不彰显了美国元杂剧译介的独特学术意义和价值,即它一方面为英语世界的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研究累积了丰富而宝贵的基础学术资源;另一方面则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异质文明间文学和文化的有益交流与融合。梳理其译介成果、归结其译介特征与规律,无疑对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全面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性价值。
作者 李安光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2-78,共7页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12JZD016)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1
  • 2区鉷,李春长.庞德《神州集》中的东方主义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33-38. 被引量:9
  • 3黄洪宇(Hongyu,Huang)《历史、传奇与身份:吴伟业及其文学遗产》("lqistory, Romance, and Identity:Wu Weiye( 1609--1672)and His Literary Legacy,"Ph.D Diss. ,Yale University,2007).
  • 4张晓阳(Xiao Yang,Zhang).《莎士比亚与中国传统戏剧》(Shakespea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Shakespeare in Chinese Culture:A Comparative Study in Cultural Materialism, Ph.D Diss.,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1993).
  • 5黄承元(Alexander Cheng-Yuan,Huang).《中国舞台上的莎士比亚(1839-2004):跨文化演出的历史》("Shakespeare on the Chinese Stage, 1839-2004: A History of Transcultural Performance", Ph.D Diss.,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
  • 6Jin, Jiang., Women Playing Men : Yue Opera and Social Change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9.
  • 7李渔.《闲情偶寄》卷二《词曲部·格局第六》,浙江古籍出版社编.《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 8《明清文学中的偶然乱伦、子女相残及其他奇特遭遇》 (Accidental Incest, Filial Cannibalism, and Other Peculiar Encoun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8年版.
  • 9郭琦涛(Qitao,Guo).《仪式戏曲和商人宗族:明清时期徽州通俗文化的儒家转化》(Ritual Opera and Mercantile Lineage: The Confucian Transform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Huizhou.),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0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76页.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