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扦插密度对早熟甘薯新品种“心香”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丰富北京地区特色甘薯品种类型,北京市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早熟型甘薯品种"心香"进行不同等级的密度试验,以研究最高产量下的最佳扦插密度。综合"心香"在北京市大兴区甘薯主产区密度试验点植株生长势、平均单块薯重、大中小薯率及产量效益调查结果分析,该品种在北京地区的合理种植密度应当控制在4 300株/667 m2左右为宜。
作者
赵娇娜
于琪
机构地区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42-43,共2页
Beij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早熟甘薯
密度试验
产量效益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吴列洪,李兵,沈升法.
早熟迷你甘薯新品种心香的选育[J]
.中国蔬菜,2008(12):34-36.
被引量:18
2
闫加启,于琪.迷你型甘薯栽培要点.京效日报,2013-04-23:(5).
共引文献
17
1
项超,沈升法,季志仙,李兵,吴列洪.
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系谱和品质性状分析[J]
.核农学报,2020,34(1):36-44.
被引量:19
2
季志仙,吴早贵.
浙江省鲜食甘薯周年供应技术[J]
.中国蔬菜,2014(6):82-84.
被引量:3
3
桑荣生.
扦插密度与扦插时间对迷你心香番薯产量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77-77.
4
周慧卿.
迷你甘薯心香双季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6,36(19):105-105.
被引量:2
5
李臣,薛冠炜,黄静艳,王宁东,陆国权.
生育期对鲜食甘薯品种“心香”营养成分及产品加工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7,29(12):1957-1962.
被引量:8
6
周争明,宋晶,谭庆,季志仙,尹国丹,赵立华,祝花,曾庆利,韩明华.
武汉地区迷你型小香薯心香一年两收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8(3):202-203.
被引量:4
7
毛伟强,鲁燕君,顾建强,龙运兰.
小番薯心香在施秉县的试种表现与推广建议[J]
.农技服务,2019,36(6):37-38.
8
刘也楠,何贤彪,刘伟明.
甘薯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扦插密度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4):633-634.
9
刘伟明,何贤彪.
迷你型紫甘薯不同收获期的扦插密度试验[J]
.耕作与栽培,2020,40(2):15-17.
被引量:1
10
顾建强,马闪闪,李立增,毛伟强.
八种肥料对小番薯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20,14(31):15-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
1
张真,徐进,张光进,卢淑芳,厉秀月.
扦插时期对迷你型甘薯生长和商品率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21-22.
被引量:9
2
蒋红梅.
甘薯麦蛾生物学习性及其发生规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880-1882.
被引量:5
3
刘伟明.
甘薯新品种浙薯132早收栽培扦插密度与施肥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2-243.
被引量:10
4
吕树立,孙凤岭,周玉玲,姜曙光,孙喜云,左双喜.
不同栽植密度对商薯1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1,43(8):53-54.
被引量:17
5
白萃玲,张艳丽,马志民,张松树.
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促早栽培高效生产技术[J]
.中国种业,2012(2):55-56.
被引量:3
6
霍礼欢,李永刚,张志良,刘全虎.
商洛甘薯高产高效集成创新栽培要点[J]
.西北园艺(蔬菜),2012(5):50-51.
被引量:1
7
彭雪峰.
甘薯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J]
.福建农业科技,2012,43(12):45-47.
被引量:1
8
周全卢,杨洪康,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王梅,张玉娟,刘莉莎.
不同钾肥处理对秋甘薯性状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33-36.
被引量:11
9
王晓黎,刘波微,李洪浩,吴婕,黄钢.
甘薯生长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应抗病品种[J]
.四川农业科技,2013(12):42-43.
被引量:3
10
王凯,陈效强,赵颖.
商洛市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28-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蒋梅巧,张良,卞晓波,祁雪,胡茂钢,程林润.
甘薯新品种金徐薯69扦插期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4):16-16.
被引量:1
2
党丹洲.
不同扦插密度对商薯19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1):1-3.
被引量:3
3
屈会娟,周全卢,丁凡,沈学善,潘海平.
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甘薯的影响及灾后田间减灾管理措施[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5):50-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权宝全,任杰成,赵吉平,郭鹏燕,许瑛.
扦插密度与扦插期对济薯26号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7):869-871.
被引量:4
2
黄美华,孟醒,钟春燕,李霜霜,聂金泉,王茂辉,李珂清.
广薯87甘薯不同密度单双行种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23(9):7-8.
3
陈鹏博.
不同扦插方式对“商薯19”产量影响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10):60-63.
被引量:2
4
孟根吉如和.
干旱灾害对乌审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防灾减灾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2024,14(2):289-291.
5
魏殿文,路彩云,孙波,王福德.
蓝果忍冬硬枝扦插育苗密度效应研究[J]
.温带林业研究,2024,7(3):40-44.
1
卢华金.
甘薯新引品种介绍[J]
.温州农业科技,1995,0(3):32-32.
2
毛志善,闫加启.
早熟甘薯“红心王”[J]
.北京农业,2004(5):37-37.
3
陈著杰,史卫东.
引种甘薯新品种“52~7”获成功[J]
.河北农业,1997(2):18-18.
4
刘伟明.
早熟甘薯——浙薯2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1991(1):10-10.
被引量:5
5
刘志坚,李建国,应素丽,牛春放.
早熟甘薯品种的特点与双季高效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4(3):20-21.
被引量:12
6
王振学,党伟.
旱薄地早熟鲜食甘薯覆黑膜栽培[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2):21-22.
7
张武.
临洮县小麦各生育阶段病虫草害防治要点[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6):58-59.
被引量:1
8
张浩,李梅花.
花生田蛴螬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河南农业,2011(6):26-26.
9
黄克玲.
特色甘薯市场前景亮[J]
.农村新技术,2011(7):57-57.
10
特色甘薯 精彩纷呈[J]
.现代农业,2002(5):32-33.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