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因身份关系产生居住权纠纷应由婚姻家庭法调整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居住权"这一法律概念,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进入诉讼视野,但其并不具有物权属性,该项权利基于不同基础法律关系而相应体现为身份权或合同权利。当事人在居住权名义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能根据婚姻家庭法律、民法通则或者合同法等予以调整,而不能获得物权保护。
作者
欧阳波
机构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2014年第24期28-30,共3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婚姻家庭法
居住权
身份关系
调整
纠纷
基础法律关系
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概念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
1
温世扬,廖焕国.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J]
.时代法学,2004,2(5):6-18.
被引量:33
2
尚虎平,赵盼盼.
我国历史上政府分层保障公民居住权的绩效与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2014(1):64-72.
被引量:1
3
田中臣.
离婚妇女居住权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2004(9):64-66.
被引量:5
4
钱明星.
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J]
.中国法学,2001(5):13-22.
被引量:146
5
刘阅春.
居住权的源流及立法借鉴意义[J]
.现代法学,2004,26(6):154-160.
被引量:59
6
房绍坤.
居住权立法不具有可行性[J]
.中州学刊,2005(4):72-74.
被引量:59
7
易继明.
中国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总体结构与制定目的[J]
.河北法学,2005,23(8):20-25.
被引量:3
8
申卫星.
视野拓展与功能转换:我国设立居住权必要性的多重视角[J]
.中国法学,2005(5):77-92.
被引量:133
9
薛军.
地役权与居住权问题 评《物权法草案》第十四、十五章[J]
.中外法学,2006,18(1):92-100.
被引量:40
10
屈茂辉.
物尽其用与物权法的立法目标[J]
.当代法学,2006,20(4):57-6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冯源.
论民法典对居住权的立法干预方法[J]
.学术论坛,2019,42(4):72-7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晨卉.
对《民法典(草案)》居住权规定的批判性检视——以居住权的双重属性为视角[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81-83.
被引量:1
2
屈然.
论我国居住权的设立方式与登记效力[J]
.法学杂志,2020,41(12):90-99.
被引量:42
3
聂圣.
《民法典》居住权规范之省思——兼议居住权规范的司法解释[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4):57-62.
被引量:3
4
田韶华,史艳春.
《民法典》居住权制度探微[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5-21.
被引量:8
5
刘亚娟.
基于居住权的住房保障制度创新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0(3):136-143.
被引量:11
6
傅美华.
论我国居住权制度的构建——兼议居住权制度视角下“租购同权”困境的解决路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4):64-75.
被引量:2
7
林洋,唐万钰.
我国居住权制度的解构模式及其规则重释[J]
.学术探索,2021(7):98-112.
被引量:20
8
钱宁,李锐.
论《民法典》中居住权规则适用的困境及突破[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2):83-89.
被引量:5
9
吴忌.
居住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立法价值[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34):60-62.
10
胡尔西旦·卡哈尔,金俭.
《民法典》视域中居住权制度价值功能及其适用限制[J]
.法律适用,2021(12):67-75.
被引量:6
1
杨国章.
繁荣与困惑——单位犯罪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3):17-22.
被引量:4
2
葛长勇,高琪.
检察业务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西部法学评论,2011(6):81-87.
被引量:3
3
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J]
.党的生活(江苏),2012(9):7-7.
4
高江宁,秦志林.
基于协调性的高校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1):54-56.
被引量:2
5
于冠魁.
法律属性的多维考察[J]
.山东社会科学,2006(4):132-133.
被引量:1
6
杨国章.
我国单位犯罪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210-215.
被引量:9
7
张永峰.
汪清县民政局提出开展规范化民政办公室等级达标活动的五条标准和一套办法[J]
.社会福利(实务版),1998(4):46-46.
8
张作华,彭军.
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范围的相关法律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09(5):65-69.
9
殷宝洪.
落实《纲要》应加强领导机关对基层的分类指导[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0,6(3):80-81.
10
徐继强,刘卫东.
竞合状态下的不当得利请求权浅论[J]
.政法学刊,1997,14(2):47-48.
人民司法
2014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