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构建研究——基于信用评级本质属性的视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市场成熟度、公信力和对金融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很难直接被我国简单复制。正确理解信用评级本质属性,对于深入认识信用评级理论体系、树立符合评级发展规律的监管理念、合理借鉴国外信用评级监管经验,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级监管框架尤为重要。
作者 张丽红 张勇
出处 《福建金融》 2014年第A02期31-35,共5页 Fujian Fina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10

  • 1《云南高院启动“李昌奎案”再审程序,死者家属代理律师:“饿们对改判的信心较大”》,《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7月18日.
  • 2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Rating Triggers.Moody's Investors Service,December 2001.
  • 32003年美国国会听证会相关资料.
  • 4参见Adoption of Amendments to Rule 15c3-1 and Adoption of Alternative Net Capital Requirement for Certain Brokers and Dealers,Release No.34-11497(June 26,1975)
  • 5Report of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and Urban Affairs to Accompany S.3850
  • 6Regulation S-B(17CFR 228.10)
  • 7Regulation S-K(17 CFR 229.10)
  • 8Rule 134(17 CFR230.134)
  • 9Rule 436(17CFR 230.436)
  • 10Form S-3(17 CFR 239.13)

共引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