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蕴藏了较大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违反或不遵从法律法规所带来的各当事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法律的不明确或不完善导致各当事方遭受的损失的可能性。电子银行的法律风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法律风险源于对既存法律、法规的违反,此类风险可能使电子银行有关当事方面临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风险,也可能导致银行声誉贬低、业务机会受限、拓展潜力降低和缺乏合同的可实施性等。第二,法律风险还源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或缺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与传统银行的法律风险相比较,电子银行的法律风险新增了四个方面:(一)通过电子媒介达成的协议的效力不确定。(二)银行在认证系统中也有可能扮演一种新的的角色,即成为电子认证机构。但现行法律对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规定得并不明确。(三)在电子银行时代,电子银行业务与电子货币行为给银行零售业务带来的新特点,使各当事方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四)消费者保护法是否适用于电子银行业务与电子货币行为不明确。我国《电子签名法》已经基本建立了有关数据电文的法律框架,基本上可以防范第一类电子银行法律风险。确定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认定认证机构与电子签名依赖方之间的关系的性质,电子签名人与认证机构之间的合同属于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合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创立了一整套全新的概念和规则,为建立电子银行法律制度提供了范例。国家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保护和对传统商务中的消费者应实行同等保护原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使得非金融机构事实上也在从事部分银行业务。这进一步突显了我国电子银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增加了电子银行的法律风险。我国应从多方面健全电子银行法律法规,减少电子银行法律法规不明确、不完善引起的法律风险。
作者 刘颖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66,共18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反假冒贸易协定〉中数字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批准号:GD12CFX03)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02SFB202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AlanWaringA.LanGlendon,ManagingRisk[M].Inter-nationalThomsonBusinessPress,1998.
  • 2菲利普·乔瑞.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 3中国金融认证中心.2013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EB/OL].[2014-01-20].http:∥ www.financial-news.com.cn/kj/sw/201312/t20131216_46492.html.
  • 4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iskManage-mentforElectronicBankingandElectronicMoneyActivi-ties[R].March,1998.
  • 5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iskManage-mentPrinciplesforElectronicBanking[R].May,2001.
  • 6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SoundPracticesfortheManagementandSupervisionofOperationalRisk[R].February,2003.
  • 7OfficeofComptrollerofCurrency.InternetBanking:ComptrollersHandbook[R].October,1999.
  • 8AndrewM.Whittaker.LawyersasRiskManager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Law,2003(8).
  • 9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10樊林波.电子商务中的跨国电子认证问题初探[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2(2):327-36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19

共引文献426

同被引文献121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