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7,共5页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参考文献3
-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96.
-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843-845.
-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27
-
1黄中.谈谈政府经济职能的规约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07(3):265-114.
-
2程金亮.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3):316-319. 被引量:2
-
3杨万才.中国电讯业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54-57.
-
4谢忠秋.中国各省市民营经济GDP的估算与分析[J].江苏商论,2005(1):152-154.
-
5黄江泉.“无粮不稳”忧思虑[J].农业与技术,2005,25(5):39-43.
-
6周祖鹏.燃料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2):154-157. 被引量:5
-
7伍运文.免费或收费: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公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135-137.
-
8陈强虎.知识经济视角中的政治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8(2):5-7.
-
9庞瑞芝,张志超.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22(3):54-57. 被引量:24
-
10洪名勇.科技创新的体制基础——兼论贵州省科技体制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2):34-37.
同被引文献10
-
1马惠娣,王国政.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J].瞭望,2000(34):40-41. 被引量:29
-
2马艳辉.第五产业:二十一世纪的“朝阳”[J].经贸导刊,2000(2):36-37. 被引量:1
-
3王雅莉,张曼.对第四产业形成的思考[J].经济问题,1997(6):19-21. 被引量:4
-
4高晓蔚,范贻昌.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与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9(8):102-104. 被引量:18
-
5刘雅丹.休闲渔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水产,2000(5):62-62. 被引量:8
-
6王敏.知识经济与统计发展[J].江苏统计,2000(2):24-25. 被引量:2
-
7秦苏保.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J].湖南经济,2002(1):18-19. 被引量:2
-
8田成诗,盖美.统计如何应对新经济[J].统计与决策,2001,17(12):19-19. 被引量:1
-
9王雅林.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1,3(4):13-13. 被引量:2
-
10李秀娥,张庆彪.知识经济对统计的挑战[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56-57. 被引量:1
-
1环保应成为第五产业[J].求知,2002(3):45-46.
-
2李来儿.论知识产业[J].经济问题,2000(8):7-10. 被引量:4
-
3马艳辉.第五产业:二十一世纪的“朝阳”[J].经贸导刊,2000(2):36-37. 被引量:1
-
4马艳辉.“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J].信息与经营,2000(3):22-24.
-
5张静宇,杜朝森.浅谈鞍山市的“休闲产业”[J].辽宁经济统计,2004(1):29-29.
-
6马艳辉.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J].经贸世界,2000(1):36-39. 被引量:1
-
7新形势下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J].学习与研究,2012(4):50-54.
-
8李来儿.知识产业刍议[J].生产力研究,2000(4):74-76. 被引量:2
-
9马艳辉.“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J].市场与消费,2000(2):20-24.
-
10吕长庆.文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第五产业”[J].科技与企业,2010(9):13-1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