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性与当下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以北美电影市场为样本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电影在经历1990年代(以国际电影节获奖为标志)与新世纪初期(以古装武侠片全球流行为标志)的两个鼎盛阶段后,2006年以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文学性是当下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在资金、技术等硬实力方面难以与好莱坞电影竞争的情况下唯一能倚重的软实力。新世纪"大片模式"形成以来,中国电影张扬影像意识到了极致,缺乏好故事、不会讲故事的缺陷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短板,此时,重提电影的文学性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 陈林侠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暨南大学科研培养与创新基金"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与建构国家形象战略研究"("启明星计划"编号12JNQM020)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2013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华语电影的海外传播与竞争力:基于北美市场的实证研究"(13JDZDXM002)之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骆思典,刘宇清(译),陈犀禾(校),骆思典(校).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当代电影,2006(1):16-29. 被引量:53
  • 2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6-205页.
  • 3约翰·希克.《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王志成,思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 4马蒂尼奇.《A Theory for Metaphor》.于马蒂尼奇编.《Philosophy of Language》,Oxford,1996年,第433页.
  • 5塞尔.《隐喻》.梁骏译.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05,806,829,808页.
  • 6戴维森.《隐喻意谓什么》.牟博译.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44,848,852,867页.
  • 7Richard Moran, 《Metaphor》,Bob Hale and Crispin Wright編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1997年,第250—251页.
  • 8莱柯夫/约翰森.《Metaphors WeLive B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第159,157页.
  • 9陈嘉映.《说大小》.陈嘉映.《思远道》,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10陈嘉映 赵汀阳.《专名问题》最后一节[J].论证,2002.

共引文献38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