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茅茨:一种道教符号的传播与适应(续)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七世纪初的一次佛、道相争中,傅奕扬言要裁减天下佛寺,并把剩下的都改装成草堂模样。谢和耐认为傅奕是站在"文人立场"才提出此番言论的,而芮沃寿则认为他在维护土地拥有者贵族阶层的利益,但在当时傅奕却被认为是一位专门破坏佛教徒事业的道教徒。假如没有僧人明概的反驳,我们不知道"寺庙草堂化"的动议究竟在何处触痛了佛教徒的神经。明概并不因为佛寺侵蚀社会财富而内疚,反而暗示道教徒的"草屋"有模仿古代明堂的嫌疑。这场围绕"草堂"展开的斗争正好说明当时的僧人不把茅茨视为本集团特有的建筑形式,却把它推给道教,斗争背后则反映出道教与民间宗教在祭祀礼仪上模糊不清的关系。事实上,误解自道教诞生起就伴随其左右,直至六世纪中期最重要的道教史文献《释老志》,"道教"的概念依然处在混乱之中,一些看起来不纯粹是佛教的或是儒家的东西被归于道教,而明概正是把里面的某些关键词进行了篡改和位移。
作者 陈铮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8,168,共12页 National Arts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日]螺本善隆.《魏书释老志④研究》,《蟓本善隆著作集》第1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第22-23页.
  • 2R.A.Stein, "Religious T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 from the Second to Seventh Centuries",p.53.
  • 3Anna KSeideL 'Fhe Image of the Perfect Ruler in Early Taoist Messianism:Lao-tzu and Li I-Iung",History of Religions,VoL 9,No. 2/3( 1969 -70),p. 227.
  • 4Holmes H.Wolch,The Bellagio Conference on Taoist Studies,History of Religion,Vol. 9,No. 2/3 (1969-70), p. 125.
  • 5[日】缘本善隆.《北朝佛教史研究》,《塚本善隆著作集》第2卷,第143-185页.
  • 6[美]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刘心勇,严耀中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
  • 7[日】吉川忠夫.《“静室”考》,《东方学报》1987年第59册.
  • 8赵益.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南方道教“静室”之关系[J].东南文化,2001(11):52-56. 被引量:9
  • 9宁可.《五斗米道,张鲁政权和“社”》,汤一介,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40-165页.
  • 10[日]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钱杭、杨晓芬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6页.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