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扑翼式飞行器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扑翼式飞行器的国内外发展史,以及扑翼式飞行器相比于其他飞行器的优势,概述了当前扑翼式飞行器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现阶段扑翼式飞行器研究的关键技术,并对我国未来扑翼式飞行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
郭劲言
姜雲崧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机械学院(南岭校区)
出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第20期1-1,共1页
New Technology & New Products of China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扑翼式飞行器
研究现状
关键技术
分类号
V24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宗光华.扑翼式微型飞行器的发展史[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2004.
同被引文献
62
1
刘娜,马宏兴,伍平.
两栖仿生机器鱼的设计[J]
.产业科技创新,2020(10):50-51.
被引量:2
2
Yueri Cai,Shusheng Bi,Licheng Zheng Robotics Institute,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P.R.China.
Design and Experiments of a Robotic Fish Imitating Cow-Nosed Ray[J]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2010,7(2):120-126.
被引量:22
3
周骥平,武立新,朱兴龙.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4(6):12-17.
被引量:20
4
宗光华,贾明,毕树生,徐一村.
扑翼式微型飞行器的升力测量与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2005,41(8):120-124.
被引量:18
5
侯宇,方宗德,刘岚,傅卫平.
仿生微扑翼飞行器机构动态分析与工程设计方法[J]
.航空学报,2005,26(2):173-178.
被引量:26
6
曾锐,昂海松,梅源,季健.
扑翼柔性及其对气动特性的影响[J]
.计算力学学报,2005,22(6):750-754.
被引量:20
7
金晓怡,颜景平,夏雨阳,李德选.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striction appliance and its applicationfor bionics flapping aircraft[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6,22(1):82-87.
被引量:6
8
袁昌盛,宋笔锋.
扑翼飞行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2006,49(12):66-68.
被引量:6
9
吴宝元,余永,许德章,吴仲城,陈峰.
可穿戴式下肢助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26(2):235-240.
被引量:19
10
张明飞,吴小平.基于ProE的工业并联抓取机械动力学设计与仿真[J].科技展望,2015(16):66.
引证文献
4
1
梁俊杰,黄文恺,伍冯洁,朱静.
基于ProE的空间四连杆仿鸟扑翼机构的受力分析方法[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23(3):100-105.
被引量:3
2
陈前川,万里鹰,章建群.
基于昆虫高升力机理的仿生蝴蝶机构设计[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3):14-18.
被引量:2
3
焦致远,张洪信,马田博闻,韩明轩.
扑翼式两翼飞行器的刚柔耦合分析[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1,36(3):75-80.
4
马田博闻,张洪信,秋浩楠.
仿生航行器的研究进展[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2,37(3):103-1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红超,杜小雷.
一种新型仿鸟扑翼机构[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6):62-67.
被引量:2
2
白天荣.
洗车机旋转结构加装固定装置的可行性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53-155.
3
肖扬宏,崔峰,张逸晨,赵佳欣,吴朝封,肖一鸣.
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挑战与未来发展[J]
.无人系统技术,2023,6(3):45-58.
被引量:1
4
李哲,伍世英,翁溢东,许昌.
一种铁道地质探测仿生机器蜘蛛研究设计[J]
.机械工程师,2024(8):120-122.
5
张一凡,王铮.
仿生扑翼机构设计及仿真分析[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0(18).
1
王铮.
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与展望[J]
.推进技术,1990,11(5):1-4.
被引量:2
2
孙肇荣.
惯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惯导与仪表,2000(1):52-56.
3
余长银.
陀螺仪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远方科技,1989(3):12-16.
4
邵富国.
轻型飞机的发展与展望[J]
.江苏航空,1997(1):23-24.
5
李才巨.
运八飞机系列的发展与展望[J]
.国际航空,1993(8):12-13.
6
张道恒.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4):23-24.
7
毛根旺,何洪庆.
固冲火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推进技术,1993,14(1):1-8.
被引量:5
8
杨根仓.
现代阻尼材料的发展与展望[J]
.航空科学技术,1994(3):12-13.
被引量:16
9
陈元先.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展望[J]
.航空科学技术,1996(5):29-31.
被引量:5
10
熊波,张为华.
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J]
.湖北航天科技,2006(6):6-1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