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长阳南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多年来,对长阳南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其源流、艺术特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鲜有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出发,还原其生长的具体情境。长阳南曲有着鲜明的"地方感"。南曲生产者们主要采用"嫁接"与"誊写"两种方式巧妙地对土家族乡民日常生活进行了仪式化的展演,从而平衡了现实矛盾,实现了长阳南曲"引导民族意识,促进国家认同"的文化传播价值。研究这一个案,还有助于反思现行各种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与措施中的缺失与问题。
作者 张芹
出处 《三峡论坛》 2014年第6期52-55,共4页 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基金 2012年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以长阳土家族文化传承为例"(HBMW201203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等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第20-40页.
  • 2陈洪等编.《长阳南曲资料集》,湖北省宜昌行署文化局,1981年.
  • 3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119-125. 被引量:99
  • 4谢国先.略论长阳南曲的性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5):10-13. 被引量:6
  • 5安德鲁·皮克林·柯文,伊梅.《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148页.
  • 6陈金祥.《淡泊宁静的艺术,绽放郁香的山花——关于南曲的定位思考,兼以纪念在这一艺术传承中做出贡献并已谢世的人们》,《首届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10月,长阳.未出版.

二级参考文献9

  • 1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 2克里福德·吉尔兹.王海龙导读一[A]..《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4页.
  • 3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台湾《新史学》,2003.
  • 4杨念群.《民国初年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的构造——兼论京郊“巫”与“医”的近代角色之争》[A].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C].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5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A].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3页.
  • 6谷川道雄.《试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构造》[A]..《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C].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页.
  • 7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A]..《中国乡村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2页,第108页.
  • 8费孝通.《江村经济》[A].戴可景译.载《费孝通全集》第2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 9王峰.长阳南曲考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6):131-133.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1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