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规制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三位 2 0 0 1年度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基本思想的分析 ,揭示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分离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 。
作者
刘兆发
机构地区
长春税务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1-24,41,共5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
分离均衡
模型
市场规制
信息经济学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18
参考文献
2
1
哈尔·瓦里安 周洪(等).微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74.
2
钱颖一.
市场与法治[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1-11.
被引量:253
共引文献
263
1
张仪昭.
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地方法治调控及其制度建设[J]
.贸大法律评论,2021(1):50-59.
2
王传辉.
市场经济、政府与法治:鲁滨逊故事新解[J]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2022(1):64-77.
3
鲁楠.
结构耦合:一种法律关系论的新视角[J]
.荆楚法学,2022(3):90-102.
被引量:16
4
谢作诗,许铁.
论市场化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3):25-27.
被引量:1
5
孙克敏.
财政体制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J]
.商业研究,2002(20):12-13.
被引量:5
6
杜金岷,林永亮,朱小明.
社会信用的经济学分析[J]
.学术研究,2001(9):56-60.
被引量:26
7
王庆华,杜志岩.
依法行政的经济分析[J]
.行政与法,2000(6):4-6.
被引量:4
8
邵明昭.
政府转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现实课题[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3):63-64.
被引量:1
9
臧振春,吴国蔚,贾兴民.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市场分析[J]
.经济经纬,2004,21(4):119-121.
被引量:2
10
许翠霞.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私法关系建构[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76-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4
1
叶建亮.
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与信息经济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理论简述[J]
.商业研究,2002(15):27-29.
被引量:3
2
陶李.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
.社科纵横,2004,19(4):93-94.
被引量:6
3
妥艳贞.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观点述评[J]
.兰州学刊,2004(5):88-90.
被引量:24
4
杨如彦,李自然.
认证中介的效率基础:信托市场监管规则选择的例子[J]
.经济研究,2004,39(12):105-113.
被引量:5
5
李干琼.
浅析我国食物安全信息共享[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2):16-18.
被引量:2
6
张苏串,于晓媛.
人力资源的重心转换及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J]
.理论探索,2001(6):42-45.
被引量:5
7
何志毅,林冉.
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对品牌策略的影响[J]
.经济科学,2005(2):102-108.
被引量:13
8
王宏军.
论市场失灵及其规制方法的类型[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126-128.
被引量:8
9
董昕.
浅析保险公估人对解决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J]
.中国商界,2008(4):40-40.
被引量:2
10
高红阳.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2005(10):23-2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0
1
沈建民.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高校人才招聘中的运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4):72-74.
被引量:15
2
李春来.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困境与出路——以江苏为例[J]
.市场周刊,2003,16(9):2-5.
3
刘德华.
西部大开发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57-61.
4
陈永红,刘自杰,刘宏.
食物的安全属性与不对称信息下的供求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10):10-12.
被引量:4
5
董昭江,冯前程.
信息不对称及其对保险欺诈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6(2):80-80.
被引量:4
6
白亚丽,李义超.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高校后勤餐饮定价[J]
.经济师,2006(4):91-92.
被引量:7
7
信丽媛.
浅析我国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食物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54-5755.
被引量:6
8
张苏串.
企业人力资源逆向选择及其风险规避[J]
.生产力研究,2006(11):228-231.
被引量:8
9
朱建设.
我国转型期内政府干预的机制分析[J]
.特区经济,2007(1):162-163.
被引量:3
10
余毅晖.
职业指导中人本服务的内涵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3):51-5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
闫旭.
第三方支付平台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12):85-86.
2
杨姝琴.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影响及建议[J]
.价格月刊,2014(4):9-12.
被引量:4
3
王绍勐.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125-127.
被引量:11
4
李勇,程利仲,任国元.
产品差异与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决定——基于嘉兴市消费者的调查实证分析[J]
.浙江统计,2005(2):22-24.
被引量:5
5
周伟刚.
浅析高校人才招聘问题[J]
.科技资讯,2006,4(23):115-115.
6
徐冉.
从博弈论看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本质及规范举措[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66-69.
被引量:4
7
杨长青.
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5):101-106.
被引量:33
8
董大伟.
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
.农技服务,2007,24(1):115-116.
被引量:2
9
张利兆.
关于保险诈骗罪一般主体立法模式的思考[J]
.人民检察,2007(04X):60-62.
被引量:6
10
黄正杰.
地方性本科高校人才招聘有关问题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8-100.
1
李保华.
择校费、分离均衡与教育公平化的反思[J]
.财经问题研究,2008(10):24-29.
2
王则柯.
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03(21):110-110.
3
李旭辉,李承政.
位置拍卖与平台企业价格歧视[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1):107-114.
被引量:1
4
李少斌,高鸿桢.
企业家形成过程的进化博弈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3):26-31.
被引量:12
5
石岩,刘思峰.
专利授权中的信号传递[J]
.科技与经济,2010,23(1):79-82.
被引量:2
6
赵小飞.
专利竞赛与专利信号[J]
.科学学研究,2011,29(1):31-36.
被引量:2
7
高春亮,周晓艳,王凌云.
“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实现吗[J]
.世界经济,2007,30(8):14-21.
被引量:12
8
孙树垒,韩伯棠,孙建全.
双方逆向选择问题的四类均衡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165-168.
被引量:2
9
蒋玲.
基于地下经济行为的博弈分析[J]
.技术经济,2007,26(11):107-109.
10
刘佳音.
团购网站消费行为模式的信息经济分析[J]
.现代情报,2013,33(1):31-33.
被引量:2
当代经济研究
200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