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现代性困境的突围与救赎——兼评《生命之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现代性的历程是艰难曲折、漫长迂回的,其历史是充满创痛的。杨春时、张法、钱永祥等学者都对中国现代性的问题进行过剖析,同时开出了"超越性文化层面的建构"、"依赖中华本土文化重回中心的诉求"和"自由主义价值理想的维护"等药方。但从目前持续的现代性困境来看,停留于学理层面的、单一指出一个方向和一条道路的探讨都显得很无力,我们需要的是一套能于现实、个体和整体多向互动验证的系统原理,而这正是封孝伦教授的新著《生命之思》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生命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用以对个体自我乃至人类生命真相进行反思的独特、简约而又严整的理论模型。以之为镜鉴,人们可以更深入、明晰地认识个体;又能以个体的真切生命经验为镜鉴,推演并确证出人类万千生命整体的普遍逻辑。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突围现代性困境做出努力,还能为转型期中国社会人们精神的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作者 黄桂娥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8,共7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86

  • 1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1
  • 2《文学研究会宣言》[J].小说月报,1921,.
  • 3郁达夫.创造日宣言[N].创造日,1923.7.21.
  • 4仲密.《再论黑幕》[J].新青年,1919,6.
  •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6[3]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N],星期日:社会问题专号,1919-12-08.
  • 7[9]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公司,1935.
  • 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N].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04-15.
  • 9[5]陈独秀.文学革命论[N].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02-01.
  • 10[6]陈独秀.答张永言[N].新青年(第1卷第4号),1915-01-15.

共引文献5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