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净影慧远四宗判教发微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慧远判教观的核心是四宗判教。四宗判教在慧光等人提出之后,由于其自身的张力,分别按照"浅深"和"平等"两个原则展开。其发展主流是"浅深"这一原则。慧远则坚持"平等"的原则,倡导平等大乘经教观,认为大乘经教只有法门的差异,而无浅深之别。但同时慧远又坚持大乘二宗具有浅深之分。由此,慧远大乘二宗的判教依据不是某部经典,而是大乘经教阐明的具有浅深的义理及二宗对这些义理的理解层次。平等的大乘经教观是慧远判教观的特色所在,代表着慧远消弭当时大乘教派纷争的努力,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悖论,这一努力并未成功。
作者 郑兴中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Mt Wutai Research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圣凯.初期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万俊人.清华哲学年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 2智颉.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
  • 3法藏.华严五教章.大正藏(第45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
  • 4青木隆等.《地论思想?0形成t変容》[M].国书刊行会,2010.
  • 5慧远.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
  • 6慧远.胜鬉经义记.续藏经(第19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1987.
  • 7廖明活.净影慧远思想述要[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8.
  • 8刘元琪.净影慧远《大乘义章》佛学思想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5册[M].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2001.
  • 9冯焕珍.回归本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 10慧远.大般涅粱经义记.大正藏(第37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