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人论政:传统中的理想寄寓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个疏于界定的概念 中国近代报业"文人论政"的传统,近年来一直为学者与报人们津津乐道。今天人们对"文人论政"一词的使用,承继的是《大公报》的理解。《大公报》曾以本报同人的名义发表过一篇社评,其中谈道: 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民国以来中国报也有商业化的趋向,但程度还很浅。
作者
钱婕
李永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都市女报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大公报》
中国报
商业经营
人论
王韬
传统教育
报律
人生理想
章士钊
当代学人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永亮,邓相超.
近现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J]
.新闻爱好者,2002(3):27-28.
被引量:5
2
傅国涌.
“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J]
.社会科学论坛,2003(5):52-58.
被引量:16
3
许纪霖.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
.史林,2003(2):77-89.
被引量:184
4
刘增合.
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
.近代史研究,2000(2):237-265.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刘家峰.
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J]
.历史研究,1998(5):190-192.
被引量:2
2
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J]
.历史研究,1996(4):122-136.
被引量:39
3
张志东.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近代史研究,1998(2):298-307.
被引量:25
4
何增科.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67-81.
被引量:267
5
《参议院纪事》.1912年5月12日《大公报》.
6
1862年8月20日《上海新报》.
7
.《上海闲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8-131页.
8
.《外人干涉言论权之警告》[N].《警钟日报》,1905年3月9日.
9
丹尼斯·麦奎尔 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页.
10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共引文献
236
1
韩启云.
白话文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68-73.
被引量:1
2
吴雅文.
结构、再现与交互:新媒体对社区公共领域的重构[J]
.新闻知识,2020(6):15-20.
3
付晓光,蒋钦文.
网络公共议题参与:趋向、失范与规避[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3).
被引量:4
4
孙程程.
教育戏剧发展中的特征及功能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23,43(2):100-107.
被引量:3
5
叶俊,王苑奇.
重构公与私的界线:近代上海小报对另类公共领域的建构及其特征——以“驱逐棚户”报道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23,45(9):163-176.
被引量:2
6
杨海平.
试论政论性报刊的繁荣与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J]
.新闻界,2007(6):102-103.
7
孙兆扬.
近代报人群体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角色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80-82.
被引量:1
8
王井怀,孙波.
“小骂大帮忙”文人论政的一种体现[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238-238.
9
卢欣.
清末北京的阅报活动(1904-1911)[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31(1):38-50.
被引量:1
10
夏雨霁,董娟.
中国报纸副刊公共领域功能的崛起与演变[J]
.魅力中国,2009,0(22):171-171.
同被引文献
18
1
段培君.
析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J]
.江汉论坛,1997(1):36-39.
被引量:3
2
陈灵犀.
社会日报杂忆(续)[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2(5):100-115.
被引量:3
3
姚吉光,俞逸芬.
上海的小报[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3):223-244.
被引量:5
4
陈灵犀.
社会日报杂忆[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1(4):33-44.
被引量:9
5
孟兆臣.
中国近代小报研究发凡[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89-91.
被引量:2
6
赵毅衡.
叙述在否定中展开——四句破,符号方阵,《黄金时代》[J]
.中国比较文学,2008(1):54-64.
被引量:23
7
汪晖.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
.天涯,1997,0(5):133-150.
被引量:196
8
袁新洁.
“文人论政”传统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J]
.社会科学家,2010,25(1):106-108.
被引量:8
9
杨淑静.
启蒙理性的双重变奏——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考[J]
.江海学刊,2010(6):140-144.
被引量:4
10
张倩.
“家国情怀”的逻辑基础与价值内涵[J]
.人文杂志,2017(6):68-72.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3
1
苏珂.
近代“文人论政”的出现与消逝[J]
.新闻文化建设,2020(18):90-91.
2
满忠训.
民国小报中的家国情怀——以报人陈灵犀为中心的考察[J]
.青年记者,2023(20):122-124.
3
孙晓燕,房伟.
当代文化转型视野下王小波的科学主义话语[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45(2):32-39.
1
邻人的花园——文科学人看科学彼岸[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10).
2
蔡思明.
基于《治学清历》的当代学人成长史[J]
.图书馆杂志,2011,30(4):110-112.
3
王莹.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特色分析[J]
.新闻世界,2014(7):128-129.
4
郑淼文.
藏书宗师傅增湘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2):63-64.
被引量:1
5
吴丙年.
每个人或应有一本“纸年轮”——评张冠生《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J]
.出版广角,2011(8):72-72.
6
周君平.
傅增湘所藏六种宋版书覆刻初印蓝本[J]
.文物世界,2006(2):52-54.
7
张玉梅.
《宁夏旧方志集成》正式出版发行[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2):42-42.
8
王金跃.
教育,均衡呼声寄寓公平诉求[J]
.中国教工,2006(4):6-8.
9
新书架[J]
.古典文学知识,2010(5):66-66.
10
好书推荐[J]
.古典文学知识,2012(2):109-109.
青年记者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