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形式至上与文以载道对中西抒情诗的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西文论史上,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屡见不鲜。尽管各家观点各异,但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或重内容轻形式,或重形式轻内容,或辩证统一。在西方有一条清晰的“形式至上”路线,而中国则始终以“文以载道”为基本精神。正是由于对这一关系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中西抒情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文要“载道”,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尤其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诗人,往往大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如忠君爱国,而忽视甚至蔑视爱情等题材。这进而造成中国古典抒情诗的风格趋于含蓄委婉。而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形式主义,历来重视形式,所以西方抒情诗在形式上翻陈出新、别具一格、富于变化,具有一种形体美。
作者 王恩胜
出处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9期21-23,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伍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 3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4邹自振,李圣建.焦大:“红楼”艺术乐章的鼓点[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1):59-64. 被引量:6
  • 5许山河.诗词鉴赏概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
  • 6刘俐李.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47-154. 被引量:8
  • 7拜伦.拜伦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二级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