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科等级论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与消解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们对学科的挑剔由来已久,总是存在一些学科站在学科等级金字塔的最顶端,也就是大多数人所指的主科,主科下面则是长期处于最底层的副科。久而久之,在人们的观念中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偏执的学科等级思想。本文通过分析学科等级论泛滥的原因,以及这种观念对学生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消除学科等级论消极影响的建议。
作者
唐艳华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学园》
2014年第34期191-192,共2页
Academy
关键词
学科等级论
消极影响
学生发展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万力维.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建构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40-45.
被引量:6
2
周作宇.
学科分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能力建设[J]
.科学中国人,2004(8):14-15.
被引量:15
3
吴康宁.
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11):24-25.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周作宇.
学科分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能力建设[J]
.科学中国人,2004(8):14-15.
被引量:15
2
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1994.3-4.
3
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伯顿·R·克拉克著 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7.
5
弗·鲍尔生 滕大春(译).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5、126.
6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2]2号)统计.http://www.edu.cn/20020515/3026025_2.shtml.
7
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2—33,7-8.
8
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导言部分)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统计资料[Z].1966.2-3.
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EB/OL].http://www2.sinoss.net/base_browser.asp,2004-12-18.
共引文献
46
1
万力维.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及其影响[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41-43.
被引量:8
2
程晓云.
浅谈课程管理权的变革——对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社会学考察[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7):108-111.
3
万力维.
大学学科等级制度的建构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40-45.
被引量:6
4
陈子文.
论课程改革后教师权力模式的变化[J]
.科技信息,2007(11):179-179.
被引量:2
5
刘黔敏.
高校群体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
.江苏高教,2008(1):49-51.
被引量:1
6
华根球.
论高校转型期的价值取向——基于浙江林学院办学实践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72-75.
被引量:3
7
张家军.
教师权威的现代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68-173.
被引量:5
8
姚恩全,孟丽波.
高校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4):20-24.
被引量:10
9
张家军.
论教育再生产——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审视[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6-112.
被引量:4
10
牛震乾.
知识与教育关系的嬗变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2):5-6.
1
王建华.
教育学的想像力[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19-24.
被引量:6
2
阎凤桥.
论知识与大学组织的历史性和社会性[J]
.教育学报,2008,4(6):32-43.
被引量:11
3
陈玲.
教师参与课改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传统文化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4B):20-22.
被引量:4
4
殷忠勇,车玮.
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人格现状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38-142.
被引量:7
5
张世国.
对普通高校体育类教材出版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10(4):41-43.
被引量:3
6
戴成强.
“网络抄袭”之我见[J]
.石油教育,2007(2):74-75.
7
陈静雄.
爱,在挫折与扶助之间——试论教师惩罚行为双重性的博弈困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6-8.
被引量:3
8
吉伟卓,李国玉,何茜.
由“红领巾”和“绿领巾”引发的等级教育的思考[J]
.成功,2011(21):149-149.
9
李伟芳.
聋生句法习得与病句消减策略初探[J]
.考试周刊,2016,0(11):174-175.
学园
2014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