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森林、草地等资源的伤害越来越大,为了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经济补偿。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补偿过程。本文对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补偿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发展。
作者
段忠钏
机构地区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林业局
出处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2期166-166,共1页
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经济补偿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黄富祥,康慕谊,张新时.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J]
.生态学报,2002,22(4):471-478.
被引量:85
2
秦建明.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2004.
3
周厚胜.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机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200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沈建荣,陈琳,廖鸿志.
区域资源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3(9):53-55.
被引量:3
2
蒲勇健.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种理论构造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5(4):25-29.
被引量:10
3
曹利军.
区域可持续发展轨迹及其度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2):46-50.
被引量:44
4
陈仲新,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
.科学通报,2000,45(1):17-22.
被引量:964
5
苗光忠,陈谦.
退耕还林还草是实现山川秀美的关键——以陕北退耕还林还草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1-5.
被引量:26
6
欧名豪,宗臻铃,董元华,杨林章.
区域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办法探讨——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4):109-112.
被引量:38
7
庄国顺,郭敬华,袁蕙,赵承易.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J]
.科学通报,2001,46(3):191-197.
被引量:181
8
廖允成,王立祥,温晓霞.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51-55.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84
1
李卫忠,吴付英,吴宗凯,雷明军,刘广亮.
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影响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61-164.
被引量:10
2
张於倩,潘耀华.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76-178.
被引量:1
3
于泽民,郭建英.
我国的退耕还林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发展,2009,21(S1):119-123.
被引量:4
4
李世东.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5):71-78.
被引量:3
5
XIONGXiao-bo,DAILi-min,HUXiao-fei.
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ompens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f forest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5,16(1):43-46.
被引量:3
6
李世东.
论退耕还林的关键环节——“补”[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4M):18-21.
被引量:2
7
安立波.
绿色需要制度同行——解读绿色GDP有感[J]
.统计教育,2005(5):55-56.
8
刘泽安.
浅谈建立退耕还林工程长效机制的对策[J]
.四川林勘设计,2005(2):37-38.
被引量:1
9
黎云昆.
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8M):24-28.
被引量:62
10
杨渺,李贤伟,马金星.
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悖论中毒害草的地位及悖论解决途径[J]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77-1181.
被引量:12
1
彭诗言.
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8):40-41.
2
伍星,沈珍瑶,刘瑞民,宫永伟.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236-241.
被引量:57
3
湿地资源 你保护了么?[J]
.净水技术,2009,28(4):63-63.
4
曾远,叶海,严小飞,王建国,张鉴,李森.
生活垃圾填埋场N_2O释放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4.
被引量:2
5
蔡邦成,庄亚芳,刘庄,王向华.
生态补偿的管理与调控模式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5):165-167.
被引量:5
6
江红.
缓冲带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3,25(1):33-35.
被引量:4
7
李欢欢.
垃圾围城,哪方最无奈?[J]
.世界环境,2015,0(5):52-54.
8
兰建芳.
工伤保险扩面法律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2).
9
郭志建,葛颜祥,范芳玉.
基于水质和水量的流域逐级补偿制度研究——以大汶河流域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96-102.
被引量:21
10
曹志成,魏童,刘泽一.
垃圾焚烧厂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1X):112-114.
被引量:1
现代园艺
2014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