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看法治人格构建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刑事程序法的完善和严密是遏制和防范冤假错案的基本主张和一贯路径,也是我国百余年来追求现代法治的基本轨迹。然而,中国近现代的法治实践表明,不断地建章立制和严密法网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法治效果,在刑事领域甚至还频出惊人的重大冤假错案,而这些冤假错案几乎件件都与司法者的不当行为有关,源于法制不完善者很少。我国刑事冤假错案的频发,与我国法治建设中因忽视人的要素而导致法治目标工具化和法治非道德化有关。西方法治经历了对宗教祛魅并将宗教人格精神引入法治理性之中的过程。我国应当对传统儒家伦理进行祛魅,承继其人格精神的理性成分,以作为我国构建现代法治人格之借鉴。
作者 刘用军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3-30,共8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SKPJ-2014-2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J].犯罪研究,2008(1):73-80. 被引量:11
  • 2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J].政法论坛,2008,26(2):3-19. 被引量:113
  • 3李建明.刑事司法错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0-186.
  • 4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5[美]约翰·维特.法律改革与新教:路德改革的法律教导[M].钟瑞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143.
  • 6[美]乔纳森·爱德华兹.宗教情感[M].杨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4.
  • 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8[美]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李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0-63.
  • 9庄锡昌,孙志民.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19.
  • 10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9.

二级参考文献6

  • 1刘品新.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1):15-21. 被引量:41
  • 2陈永生.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J].政法论坛,2007,25(1):95-110. 被引量:36
  • 3[美]理查德·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第172页.
  • 4何家弘主编.《三人堂与群言录》(证据学论坛第1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440-459页.
  • 5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56-161页.
  • 6[美]理查德·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共引文献120

同被引文献2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