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 创新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针对"卓越计划"的本科生层次,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切入点,从课程体系层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给出一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辽宁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0128 UPRP20140818)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2

  • 1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被引量:35
  • 2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59-63. 被引量:44
  • 3潘懋元.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福建船政学堂创办140周年纪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14-19. 被引量:30
  • 4[美]S.E.佛罗斯特(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78.159.
  • 5[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
  • 6Alan B. Cobban,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30.
  • 7[英]阿什比(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38.9.
  • 8陈学洵,田正平.详议创设船政工程折[A].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 9朱有.详议创设船工程折[A].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
  • 10陈学洵,田正平.日意格与洋务运动[A].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1306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