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考”“老”解诂与转注再认识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六书转注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是转注是造字法还是用字法,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曾撰有《六书“转注”补说》”,一文(以下简称《补说》),赞同转注是造字法,并认为转注是造字者为分化和区别处于使用中的多义字的一个意义,回转头去在已使用的原体字上加注该意义的类首,从而形成新的文字即转注字。文中对转注是否只针对假借多义字,《说文》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含义,转注得名之义和转注字的类别及其与形声字的异同等问题,也做了较详的论述。
作者 方有国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姥”字条,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116页.
  • 2方有国.六书“转注”补说[J].汉字文化,2008(4):25-29. 被引量:2
  • 3王礼贤.转注造字法及转注字的学术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17-120. 被引量:3
  • 4刘敬林《解"考老"说"转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0.
  • 5孙稚雏语,转引自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73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 6《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398页.
  • 7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
  • 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二级参考文献5

  • 1黄绮.转注假借解[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1):81-84. 被引量:1
  • 2[1]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 3[2]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4(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5(后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共引文献30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