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管理的耗散结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耗散结构原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无序向有序、低序向高序的发展过程。本文首先论述了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然后着重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
王戎
机构地区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5期3-5,共3页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企业管理
管理熵
企业能力
分类号
O415.3 [理学—理论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刘艳梅,姜振寰.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88-91.
被引量:77
2
王树楷,闫国刚.
企业管理与耗散结构[J]
.化工管理,2005(2).
被引量:1
3
张辅松.
企业管理中的耗散结构[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4):160-163.
被引量:23
4
李柏洲,苏屹.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2):97-101.
被引量:15
5
黄亿红,何宜庆.
熵、耗散结构理论在公司治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财会通讯(上),2013(1):99-100.
被引量:3
6
刘兴国,周迎春.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
.江苏商论,2003(7):113-114.
被引量:5
7
章振东.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J]
.财会研究,2014(2):55-58.
被引量:1
8
马山水.
模仿创新:我国中小企业不可逾越的阶段[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4):88-91.
被引量:4
9
李柏洲,苏屹.
基于超循环的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仿生协同演化[J]
.经济体制改革,2010(3):59-63.
被引量:10
10
苏屹,李柏洲.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0,28(1):141-150.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张辅松.
素质教育耗散结构的微观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4):59-62.
被引量:7
2
曾月新.
熵概念的跨学科发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1):42-45.
被引量:20
3
曾国屏.
超循环自组织理论[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988,25(4):63-68.
被引量:11
4
陈民芳,陈京民,宋薇.
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与创新团队管理[J]
.科技与经济,2005,18(1):18-20.
被引量:12
5
李文鹣,孙林杰,谢刚.
借鉴国际经验 透视我国政府在中小企业产学研中的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67-71.
被引量:23
6
买忆媛,聂鸣.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79-82.
被引量:11
7
陈杰,周露.
超循环经济的理论建构[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91-94.
被引量:6
8
赵华,李广正.
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24-127.
被引量:4
9
邓寿鹏.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基础及实证研究——福建、甘肃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总报告[J]
.管理世界,1996,12(2):120-129.
被引量:29
10
陈雅兰,郭伟锋.
原始性创新的外部效应及其控制[J]
.科学学研究,2006,24(4):612-617.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75
1
杨照,杨文彬.
耗散结构、管理熵与内部审计[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33-34.
被引量:1
2
范海洲,唐德善.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开放式创新[J]
.江苏商论,2009(4):119-120.
3
曹洋,陈士俊.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机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19-23.
被引量:1
4
庄倩,张萌.
从熵的角度看企业管理[J]
.管理观察,2008(15):78-79.
5
刘勤,曹丰,闫妍.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开放程度研究[J]
.管理观察,2008(Z1):334-335.
6
李素玲,郭平生.
基于熵理论的学习“高原现象”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9):33-34.
被引量:2
7
苏屹.
基于系统科学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方法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S1):140-143.
被引量:11
8
屈耀辉,曾五一.
公司治理演变之机理: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诠释[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7):36-40.
被引量:17
9
张学文,周浩明.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4):24-26.
被引量:7
10
苗红,韩文秀,李全生.
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的高等教育系统管理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65-6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4
1
李锐,郝庆升,高可.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成长动力的协同机理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6):340-344.
被引量:1
2
吴婵君.
基于耗散结构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6):37-42.
被引量:2
3
卢美圆,王世红.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25-30.
被引量:3
4
柯繁,黄平平.
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战略性重建——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5,31(7):166-1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胡华.
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管理研究[J]
.山西农经,2015(6):127-128.
1
服务奥运的大连“矩阵专家”[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35(9):162-163.
2
辛慧.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企业复杂性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68-170.
被引量:1
3
韩锐.
研究生培养问题的熵学模型分析[J]
.活力,2009(06X):162-163.
4
侠铭.
企业需要回归的8大能力[J]
.经理人,2006(4):38-38.
5
胡庆江,郭静雯.
层次分析法在民用客机项目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
.国防技术基础,2009(10):54-58.
被引量:3
6
言论[J]
.中国信息化,2011(24):10-10.
7
姜继娇,杨乃定,王良.
基于Multi-Agent的机构投资者行为投资组合模型[J]
.运筹学学报,2006,10(3):114-120.
被引量: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