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百济音乐舞蹈的源流、研究现状及当代研究的可能性取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系作者参加2012年10月在韩国公州大学举办的"百济乐舞研究学术大会"所作的主题发言。文中对百济乐舞的源流、学术研究现状(中国大陆)及其当代研究的可能性趋向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
陈永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百济乐舞
百济乐
《三国史记》
《日本书纪》
分类号
J645 [艺术—音乐]
J709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0
1
韩昇.
“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
.历史研究,1995(3):34-44.
被引量:28
2
金富轼.三国史记[M].孙文范等校勘.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帝纪第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1,223.
4
[韩]张师勋.韩国音乐史(增补)[M].朴春妮,译.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8.
5
徐海准.古代中国乐器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收容[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6
卢海鸣.
中国古代江南与朝鲜半岛的交流[J]
.南京社会科学,1997(8):51-57.
被引量:3
7
唐·魏徵,等.隋书:列传第四十六·东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817-1818.
8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三·四夷乐[M].北京:中华书局,1955:619.
9
[日]岸边成雄.丝绸之路的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43.
10
[日]伴信友,校订.日本书纪:卷二十七·天智纪[M].佚存书坊,明治十八年.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刘春英,姜维东.
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4):19-22.
被引量:5
2
黄清发.
续读唐人碑志札记[J]
.文献,2004(4):236-243.
被引量:4
3
段泽兴.
用新世纪的视角审视传统——色拉西大师与民间艺术的传承[J]
.内蒙古艺术,2008(1):13-14.
被引量:2
4
韩昇.
“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
.历史研究,1995(3):34-44.
被引量:28
5
金宪镛,李健超.
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J]
.考古与文物,1999(6):59-71.
被引量:12
6
林大雄.
中国正史中的中朝音乐文化交流史料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9(1).
被引量:11
7
徐元勇.
小泉文夫的世界民族音乐研究[J]
.中国音乐,1998(1):20-22.
被引量:5
8
连劭名.
唐代高丽泉氏墓志史事考述[J]
.文献,1999(3):191-199.
被引量:3
9
李之龙.
跋唐扶余隆墓志文[J]
.华夏考古,1999(2):88-93.
被引量:2
10
束有春,焦正安.
唐代百济黑齿常之、黑齿俊父子墓志文解读[J]
.东南文化,1996(4):61-7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28
1
孙俊.
从羁縻到融入:唐代高句丽移民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唐史论丛,2023(2):417-427.
2
全莹,张耀元.
百济大通寺“大通”铭平瓦片研究[J]
.暨南史学,2023(2):14-28.
3
严可.
北魏遣使高句丽关联问题探赜——兼论北魏与高句丽首次往来时间[J]
.暨南史学,2021(2):23-40.
4
冯立君.
朝鲜半岛入唐移民地域分布的再认识——连云港封土石室墓埋葬人群身份论争的启发[J]
.暨南史学,2020(2):53-68.
被引量:1
5
陈瑾瑜,周裕兴.
从考古发现看六朝与百济的海上交流路线[J]
.暨南史学,2020(2):1-15.
6
刘文健.
高句丽与南北朝朝贡关系变化研究[J]
.东北史地,2010(2):38-42.
被引量:12
7
于春英.
百济与南北朝朝贡关系研究[J]
.东北史地,2010(6):37-42.
被引量:5
8
赵智滨.
关于唐代熊津都督府的几个问题[J]
.东北史地,2010(6):43-48.
被引量:3
9
拜根兴.
百济遗民《祢寔进墓志铭》关联问题考释[J]
.东北史地,2008,0(2):28-32.
被引量:7
10
董延寿,赵振华.
洛阳、鲁山、西安出土的唐代百济人墓志探索[J]
.东北史地,2007(2):2-1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47
1
朴永光.
中韩舞蹈文化交流史概观[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3):103-109.
被引量:3
2
潘畅和,李海涛.
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63-68.
被引量:5
3
林大雄.
中国正史中的中朝音乐文化交流史料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9(1).
被引量:11
4
简巧珍.
南朝鲜音乐小史[J]
.中国音乐,1989(3):53-55.
被引量:2
5
翁敏华.
伎乐 上云乐 舞回回──中日韩戏剧史上的一段因缘[J]
.文艺研究,2001(1):80-85.
被引量:5
6
王小盾.
朝鲜半岛的古代音乐和音乐文献[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14-25.
被引量:14
7
曹汛.
中国南朝寺塔样式之通过百济传入日本,百济定林寺塔与日本法隆寺塔[J]
.建筑师,2006(1):101-105.
被引量:1
8
周进,于涛.
隋、初唐时期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佛教状况之分析[J]
.东疆学刊,2006,23(2):23-27.
被引量:3
9
邓小南.
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J]
.史学月刊,2009(1):50-54.
被引量:17
10
王志高,王光明.
南京红土桥出土的南朝泥塑像及相关问题研讨[J]
.东南文化,2010(3):48-5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杨璐,全莹.
试论佛教传入与百济传统舞乐之间的冲击和同化[J]
.大连大学学报,2017,38(5):109-115.
被引量:1
2
冯立君.
中国学界百济史新近研究及其反思[J]
.当代韩国,2019(1):112-12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冯立君.
中国学界百济史新近研究及其反思[J]
.当代韩国,2019(1):112-128.
1
郑海龙.
浅析朝鲜族乐器伽倻琴的艺术特色[J]
.青年文学家,2014,0(12X):162-162.
2
沈晓琳,吴慧平.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在日、朝的传播[J]
.书画世界,2004,0(6):31-33.
3
董锡玖.
日本舞蹈漫话[J]
.舞蹈研究,2002(2):79-82.
4
“百济之美”摄影展[J]
.艺术市场,2008(7):116-116.
5
岸边成雄,樊一.
古代朝鲜的乐器[续][J]
.乐器,1989(2):28-32.
被引量:1
6
薛红艳.
韩国百济纹样砖略考[J]
.民族艺术,2002(1):168-176.
被引量:1
7
文红宣.
伽倻琴在中国的改良与发展[J]
.人民音乐,2007(4):60-61.
被引量:5
8
田上.
我院郑荣达教授应邀参加东亚乐律学学术大会[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42-42.
9
梁庆平.
如何让山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J]
.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5):19-19.
10
杨超,朝画夕识.
飘逸灵动,妩媚翘楚,朝鲜画坛写意人物画大家 金圣民[J]
.东方藏品,2015,0(5):116-123.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