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罗慕拉》到《乱世女豪》——传教士译本的基督教化研究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17年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亮乐月首次将乔治·艾略特的历史小说《罗慕拉》译介到中国,题为《乱世女豪》。这一早期译本带有明显的基督教化倾向,译者通过淡化原著的历史描写,凸显基督教内涵与道德训诫意图,将原著由历史小说改写成了一部基督教小说。译者对故事和人物重新进行了演绎,重点展现了女主人公皈依基督教的心路历程,把她塑造成一名凭借上帝的恩典救民于乱世的女中豪杰。同时,译本包含了以古喻今、以佛罗伦萨隐喻近代中国社会的寓意,通过演绎佛罗伦萨作为世俗之城与上帝之城的双城记,试图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基督教化的路径。
作者 宋莉华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0-216,共7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计划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乔治·艾略特.《仇与情》“前言”,王央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 2宋莉华.美以美会传教士亮乐月的小说创作与翻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94-101. 被引量:7
  • 3亮乐月.《乱世女豪》“序”,广学会,1917年,第1页,第1-2页,第1页.
  • 4毛亮.历史与伦理:乔治·艾略特的《罗慕拉》[J].外国文学评论,2008(2):95-105. 被引量:7
  • 5《广学会图书目录》目录分类第十九“故事”,广学会,1938年,第9页.
  • 6《乱世女豪》,第69页,第74页,第77页,第129页,第131页,第34-35页,第35页,第118-119页.
  • 7罗明嘉.《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社会生活神学》,张晓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 8J. G. A. Pocock,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n, Princeton and Lond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1.
  • 9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7、7页
  • 10李冠芳.《女铎月刊二十周年纪念之回顾》,《女铎报》1931年6月1日卷20第1期,第7页.

二级参考文献36

  • 1《秘园》第五回,《女铎报》1918年4月1日第73期,第39页.
  • 2李冠芳.《女铎月刊二十周纪念之回顾》,《女铎报》1931年6月1日卷20第1期,第7页.
  • 3陈春生.《小说大凡八则》,亮乐月译、陈春生述.《五更钟》,美华书馆1909年第3版.
  • 4林惠彬.《晚清基督教汉文小说(五更钟)初探》[J].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11,(4).
  • 5王士瑛.《读五更钟书后并题》,《五更钟》,美华书馆1909年第3版.
  • 6《广学会图书目录》目录分类第十九“故事”,广学会1938年,第8页.
  • 7亮乐月.《改良家政小史》,广学会藏板1918年,第1页.
  • 8《乱世女豪》“序”,广学会1917年.
  • 9林美玫.《妇女与差传:19世纪美国圣公会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第24页.
  • 10亮乐月.《论欧洲各国王家之教育状况》,《女铎报》1916年2月1日第47期.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