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清朝青海蒙古族社会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海蒙古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在清政府的民族政策不断调整下,从人口、阶层、婚姻、文化、习俗等社会结构方面发生巨大了变化,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这段时期青海蒙古社会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在青海蒙古社会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
宋占红
机构地区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社会结构
清朝
青海蒙古
社会变化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汪景琪.读书堂西征随笔[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
杜常顺.
清代青海蒙旗人口与经济问题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3):116-120.
被引量:9
3
根措.青海蒙古族人口来源与现状[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6,(1).
4
艾丽曼.
论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76-79.
被引量:4
5
南文渊.
18—20世纪初青海蒙古社会的变迁与衰落[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74-81.
被引量:2
6
红峰.
柴达木台吉乃尔蒙古族姓氏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59-61.
被引量:2
7
厍立君.
青海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59-63.
被引量:6
8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清实录·青海民族史料辑录(上卷一分册)[M].西宁: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3.
9
宋挺生.那彦成青海奏议[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丹曲.
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J]
.西藏研究,1992(2):89-96.
被引量:4
2
崔永红.
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J]
.青海社会科学,1988(6):90-97.
被引量:14
3
马建春.
浅析族群关系中的文化认同——以河湟地区族群为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8.
被引量:4
4
朱普选.
青海蒙古族盟旗制度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45-50.
被引量:4
5
青海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8-10.
7
[4]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906、909.
8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73.
9
[10]孟广耀.蒙古民族通史(第一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423、371-378.
10
[3]清世宗实录:卷20[M].
共引文献
15
1
黄正林.
清代黄河上游区域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65-75.
被引量:3
2
仙珠.
浅谈青海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
.青海社会科学,2009(4):65-68.
被引量:2
3
范志容.
谈四川的麻将习俗[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2):111-112.
被引量:1
4
吕德胜.
清代青海“蒙藏分治”政策下的蒙藏关系变迁述略[J]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31-34.
5
妥超群,刘铁程.
19世纪末环青海湖及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以柔克义考察文献为中心[J]
.青海民族研究,2011,22(4):110-117.
被引量:1
6
王力,党潇楠.
察汗诺门罕旗北迁述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2):36-40.
7
贺冬.
元明清时期青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2):58-66.
8
王梅.
清中后期青海民族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2):78-82.
9
刘惠.
清代疆臣那彦成研究述评[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36-41.
被引量:2
10
吉日木图.
蒙古族祭火习俗现代调适研究——内蒙与甘青的比较[J]
.新西部,2017,0(8):67-71.
1
仁青卓玛.
七世达赖喇嘛致三世察罕诺门汗文告考述[J]
.中国藏学,2012(4):33-38.
被引量:1
2
伊.古.曲力腾.
青海蒙古之“Minggaan taijinar”部族及其崇部敬族的传统习俗[J]
.西部蒙古论坛,2010(1):108-112.
3
唐力行,吴建华,张翔凤.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历史研究,2003(1):171-178.
被引量:9
4
南文渊.
20世纪前期蒙古南左末旗(群科扎萨旗)的历史变迁[J]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5-20.
被引量:2
5
牛海桢,李晓英.
简论清朝初年对青海蒙古的政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113-117.
被引量:7
6
塔娜,僧格.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青海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概述[J]
.西部蒙古论坛,2014(2):43-47.
被引量:1
7
徐蕴.
试析旗制对青海蒙古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86-89.
被引量:1
8
贾晞儒.
首开先河 功利与民──喜读《台吉乃尔旗志》有感[J]
.青海民族研究,1997,8(4):57-62.
9
洪玉范,公保吉.
青海蒙古族祭海神习俗[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3):98-98.
10
塔拉.
青海蒙古族剪发仪式及其文化内涵[J]
.西部蒙古论坛,2008(3):90-96.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