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结构与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5-58,共4页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7
-
1朱发庆,吕斌.湖泊使用功能损害程度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3):4-6. 被引量:28
-
2LD詹姆斯 等.水资源规划经济学[M].北京:水力电力出版社,1984..
-
3L.D.詹姆斯,R.R.李著,常锡厚,等译.水资源规划经济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
4何斌,谢开贵.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污染损失率法[J].环境保护,1998,26(3):33-35. 被引量:24
-
5洪峪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1998,26(1):26-28. 被引量:13
-
6宋新山,阎百兴,何岩.污染损失率模型的构建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229-233. 被引量:27
-
7李希灿,程汝光,李克志.空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及趋势灰色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4):124-129.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2
-
1石零,余新明,米铁,吴学军,杨汉华.污染损失率法评价矿山井下空气质量[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6):36-37. 被引量:1
-
2石零,余新明,杨汉华.环境评价权重的一种算法[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5-17.
-
1陈宏.2000年辽阳市太子河及支流水环境质量状况简介及评价[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2):16-19.
-
2安丽娜.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7,7(10):6-7.
-
3李彦君.投影寻踪方法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5):30-30.
-
4张彩香,张兆年.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5):426-428. 被引量:9
-
5丰中静,曹俊杰,焦绪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评价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5):45-47.
-
6王西琴,周孝德.渭河(陕西段)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6):620-624. 被引量:2
-
7吴春笃,石驰,张波,王万俊.北固山湿地AHP方法生态评价[J].人民长江,2007,38(1):78-80. 被引量:17
-
8沈德富.排放物的环境目标值与污染源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3):14-16. 被引量:1
-
9石宁.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5):111-111.
-
10董法军,何宁,杨国宏.基于单体对象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120-123.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