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对精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出发,结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力争全面提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作者
宋子龙
机构地区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出处
《商情》
2014年第50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平,黄晞,徐雄伟,郑孔华,欧林.
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
.科学教育,2011,17(4):22-23.
被引量:4
2
黄沛昱,雷芳,刘乔寿.
EDA课程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1):21-22.
被引量:5
3
李松松,郭显久,曹立杰,姜凤娇,祝开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8):51-52.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宁章,谢敏.
深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z1):7-8.
被引量:14
2
姚远,董世龙,姜玲云,江北战,卫金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8-120.
被引量:32
3
熊杰锋.
电子类本科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52-253.
被引量:2
4
刘鑫,陈丽霞,王虹.
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86-87.
被引量:6
5
王宏志,陈戈珩,吕洪武.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4):44-45.
被引量:5
6
秦丽,张文栋,熊继军,刘俊,任勇峰,刘文怡.
电子类专业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28-29.
被引量:7
7
谢云.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3):134-135.
被引量:7
8
姜淑华,李明秋,张晨洁.
电子类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09,7(32):147-147.
被引量:6
9
吴伶锡,詹杰,周仁龙.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105-107.
被引量:18
10
徐振方,孟艳花,王艳.
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35-136.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7
1
边莉,赵金宪,李海军,江晓林,陈纯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17-20.
被引量:6
2
崔祎.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1(35):8-9.
被引量:1
3
张芬,丁大为.
EDA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1):129-130.
被引量:1
4
郑晓婉,方洁,曹卫锋.
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与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2(43):164-165.
5
曹立杰,郭显久,李松松,陈高泉,李响,宋维波,梁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62-63.
被引量:15
6
黄伟锋,周恩浩,叶祥.
自动化专业《EDA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4):15-17.
被引量:1
7
文望名.
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现状探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3(10):166-167.
8
李响,李擎,曹立杰,王建彬,梁策,李松松.
基于仿真设计的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实践新思路[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9):102-103.
被引量:12
9
张霄.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实践[J]
.中国新通信,2013,15(23):59-59.
被引量:1
10
曹立杰,李松松,李响,宋维波,姜凤娇.
基于EDA软件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新思路[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5):124-126.
被引量:3
1
牧仁.
民族院校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思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2):237-239.
被引量:4
2
巩瑞春,刘晓虹,仝晓梅.
基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的词汇双语教学探析[J]
.电脑迷,2016(10).
3
周婧,高印寒.
创新实践教学 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94-96.
被引量:14
4
陈思耀,曾繁华.
高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46-51.
被引量:6
5
李晓花,刘永.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
.才智,2016(28).
被引量:2
6
周萍 ,刘锦高 .
构建新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2004(1):81-85.
被引量:21
7
申晨阳.
浅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发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3):57-58.
被引量:4
8
谢云,谷爱昱,王钦若,谢光汉,程汉湘,禹思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B06):19-20.
被引量:16
9
李亚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科技竞赛课程群建设的研究[J]
.信息与电脑,2016,28(9):205-206.
被引量:2
10
李林,黄桂林,陆静霞.
构建和谐的专业课程创新体系与实验系统[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5-8.
被引量:13
商情
2014年 第5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