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年之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光阴似箭,不觉中《城市建筑》杂志已经迎来十年之庆。粗略一算,十年间,这份杂志刊登了数以千计的论文,也发表了上千个设计作品。我们欣喜地看到,她在一期一期中逐步走向成熟,也越来越为专业人士所关注。对此,我们要向这本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作者
李振宇
常琦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5期7-9,共3页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37)
关键词
《城市建筑》
设计作品
专业人士
杂志
分类号
TU-55 [建筑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5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1
李武英.探讨中国半城镇化之后的路径选择--同济·城市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举行[N].建筑时报,2013-05-27(5).
2
李振宇.董怡嘉.常琦.中国住宅设计的三次转型--以上海为例[C]//仇保兴.邹经宇等可持续城市发展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57.
3
DONG, LI. The Values of Low-building-coverage Control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Shanghai[C]//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the 25th World Congress of Architecture. Durban: UIA 2014 Durban, 2014.
4
潘海啸,汤諹,吴锦瑜,卢源,张仰斐.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被引量:263
5
潘海啸.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40-45.
被引量:127
6
付本臣,梅洪元.
海外建筑师与中国建筑文化转型[J]
.城市建筑,2006,3(4):33-35.
被引量:2
7
李翔宁,熊雪君,韩苗.
gmp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实践[J]
.城市环境设计,2013(7):48-53.
被引量:4
8
徐千里.
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
.建筑师,2004(3):68-75.
被引量:50
9
张永和.
普利兹克奖与王澍[J]
.世界建筑,2012(5):19-19.
被引量:4
10
李翔宁.
造与思——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综述[J]
.建筑学报,2014(3):74-7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王瑾.
绍兴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之路[J]
.运输经理世界,2007(7):65-67.
被引量:3
2
郑明亮.
基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城市化发展思路[J]
.统计与决策,2005,21(05S):96-98.
被引量:2
3
潘海啸.
中国城市机动性20年发展的回顾[J]
.国外城市规划,2005,20(3):41-45.
被引量:23
4
潘海啸,任春洋.
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5(4):76-82.
被引量:89
5
李旭光.
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J]
.规划师,2005,21(8):52-54.
被引量:13
6
黄蕙.
GDP翻番要迈能源门槛 降低能耗:不轻松的20%[J]
.瞭望,2005(43):20-21.
被引量:3
7
伦佐.勒卡达内,卓健.
世界博览会的未来——国际展览局(巴黎)总秘书长V.González Loscertales先生访谈实录[J]
.时代建筑,2003,46(4):26-27.
被引量:3
8
伦佐·勒卡达内(意),卓健.
大事件——作为都市发展的新战略工具——从世博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谈起[J]
.时代建筑,2003(4):28-33.
被引量:63
9
李鸽.
弗兰克·盖里的数字化建筑创作[J]
.华中建筑,2007,25(1):204-205.
被引量:9
10
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中国统计年鉴,2007[G].2007.
共引文献
557
1
徐潇潇.
新技术背景下建筑的地域性创新研究——以苏州主动式建筑(AH)为例[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0):45-48.
2
李凌燕,陈婧.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作为空间媒介的当代中国标志性建筑[J]
.时代建筑,2023(6):69-73.
3
景林,李涛,姚玲玲,杨如玉,陈书潮,其力木格,曹小曙.
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4):2-12.
4
费腾,陈玉婷.
基于智慧协同的复杂形体建筑建造体系研究——以郑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为例[J]
.建筑学报,2022(S02):227-232.
被引量:5
5
袁烽,朱蔚然.
数字建筑学的转向——数字孪生与人机协作[J]
.当代建筑,2020(2):27-32.
被引量:16
6
郑丽海,王渡,孙坚强,王秋琦.
基于半逆作法深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变形影响分析[J]
.建筑结构,2021,51(S01):1935-1939.
被引量:15
7
冷红,赵妍,袁青.
城市形态调控减碳路径与策略[J]
.城市规划学刊,2023(1):54-61.
被引量:8
8
孙文勇,戴继锋,刘行,解玮,程崴知,李鑫.
空间结构模式视角下的通勤碳排放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22(S01):18-27.
9
严亦禹,庄慎,吴洪德.
用局部“调制”整体 昆山杜克大学公交首末站评述[J]
.时代建筑,2024(2):98-103.
10
刘艳.
现代建筑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四川建材,2008(4):72-74.
被引量:3
1
赵书健.
“禁实”中的几个片段[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5):12-13.
2
季炜.
有束阳光伴我成长[J]
.上海后勤,2013(4):27-27.
3
欧阳东.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J]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1).
4
王瑞云.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科技风,2013(1):172-172.
被引量:5
5
王思韬.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J]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15,0(3):26-26.
6
罗匀乙.
急速回乡路[J]
.天天爱学习(五年级),2015,0(27):13-13.
7
陆杨.
北京时间博物馆 光阴似箭 诉说时光的意义[J]
.时尚北京,2016,0(5):234-237.
8
许延平.
七年[J]
.百年建筑,2007(F01):14-15.
9
时光荏苒忆发展——时任《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总编辑闫启翔[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6):20-20.
10
覃田甜.
“燕尾服”的来历[J]
.中国消防,2005(7):56-56.
城市建筑
2014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