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环境审美特质辨析——从一种范畴系统的整体性出发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环境审美的特质问题亟需辨明。首先,从哲学存在论的视角看,环境是与人的物质、精神存在密切沟通的价值范畴,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价值主体间的价值沟通关系,并且这样一种关系突出表现为生态整体意义上的伦理属性。其次,环境审美同环境认知主要有全面参与审美与主客分立的利害性认知、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方向悖反两类差异。再次,环境审美同艺术审美的差异应当深入到审美经验层面寻找其差别,其中环境审美经验具备环境伦理属性,而艺术审美并不具备,此外两种审美经验的形式差别受到当代环境美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作者 史建成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明]宋濂.二十四史·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
  • 2[芬]约·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张宜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3[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4陈望衡.环境关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局,2000.
  • 6[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关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7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09.
  • 8[加]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M].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 9[德]康德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10陈望衡.试论环境美的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107-11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32

  • 1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J].哲学研究,2005(9):107-113. 被引量:18
  • 2伯林特.《环境美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 3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3页,第74页,第81-83页.
  • 4叶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 5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 6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第109页.
  • 7斯维洛克:《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韦清琦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 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上,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7-688页.
  •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 10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5.

共引文献233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