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复杂语境中,如何以观察者的客观角度审视并认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哈萨克族电影《鲜花》给出的答案是:祛除奇观效应的审美距离,原生态描绘少数民族独特的生存哲学,于真诚包容的内心思辨中,超越地域性与民族性的主题呈现,最终唤起观者的情感认同。由是观之,这样一种澄明清醒的书写方式、这样一种融民族叙事与人类普世生存价值观的结构主义,有必要成为西部民族电影的一种文化生态结构方式。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国家族群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影像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BXW04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项目"‘虚无’世界的‘黑色悲剧’--20世纪‘新黑色电影’研究"(项目编号:11sx7113)阶段性成果之一
西南科技大学"50年代中国的文化
传媒与社会"科研团队(项目编号:13sxt016)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