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14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5年几乎可以说是以新闻和媒介伦理的强烈关注和争议开端的。以移动互联为主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对新闻伦理道德形成了各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大量刺激性信息、心灵鸡汤类文字以及标题党正在迅速攫取受众的注意力,严肃、理性的报道颇有"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之虞;另一方面,传统纸媒的经营困境也成为一部分媒体人放弃新闻理想,调低道德底线的理由。
作者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
王晶红
王侠
机构地区
上海建桥学院文化传播系
<新闻记者>杂志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0,共8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伦理问题
传媒
十大
新闻伦理
新媒体
媒介伦理
移动互联
道德形成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11
1
CliffordG.Christians等.《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对话福喜肉报道组:一切为了公众利益、真相》,新浪网2014年7月24日http://news.sina.com.cn/c/zg/Irs/2014-07-24/1938111.html.
3
魏永征,傅晨琦.
“公众人物”不是“狗仔”报道的挡箭牌[J]
.新闻记者,2014(5):43-46.
被引量:7
4
何镇飚.
媒介伦理的新思考——以《南都娱乐周刊》“周一见”事件为例[J]
.新闻记者,2014(5):47-51.
被引量:3
5
《嘉兴日报评论员王毒烽因长期发布极端言论被解除劳动关系》,观察者网2014年11月23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4_11_23-301362.shtm.
6
白净.
新闻记者使用社交媒体规范探讨——中国大陆媒体、路透社、美联社规范比较研究[J]
.新闻记者,2013(3):26-31.
被引量:15
7
刘勇.
“身份的焦虑”与“标签化”的隐忧——以“女干部骂保安”的报道为例[J]
.新闻记者,2015(1):44-49.
被引量:8
8
魏永征.
“咸猪手”事件与网络群体极化[J]
.新闻记者,2014(8):55-59.
被引量:2
9
范以锦.
道德缺失会滑向法律的陷阱——浅谈新闻敲诈[J]
.传媒,2014(19):19-20.
被引量:4
10
陈力丹,周俊.
试论“传媒假事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6):122-128.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董天策.
莫把奇策当正道——关于新闻策划的再认识[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7):37-38.
被引量:5
2
蔡雯.
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5,27(1):12-16.
被引量:34
3
陈力丹,周俊.
试论“传媒假事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6):122-128.
被引量:46
4
陈力丹,刘宁洁.
一桩典型的“传媒假事件”——论“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中传媒的道德责任[J]
.新闻界,2007(2):3-6.
被引量:18
5
毕诗成.《人间悲剧有多少罪恶的传媒黑手》,《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5日.
6
[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7
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8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第269-270页.
9
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的责任[M].程之行,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
10
陈力丹.中国新闻界四个话题的职业道德意识分析[J].香港:亚洲研究,2001,(39).
共引文献
78
1
陈珂,万欣荣.
网络舆情泛道德化:伴生危害、形成逻辑与治理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8(1):21-29.
被引量:3
2
王志坚.
新闻策划与电视媒体竞争力的提升[J]
.东南传播,2008(5):150-151.
被引量:1
3
邵静.
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6(4):6-9.
被引量:28
4
江黎黎.
传媒公信力反思——“纸馅包子”事件的传媒责任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2-45.
被引量:1
5
彭广林.
从“事件”到“身份”:社会冲突事件报道的叙事倾向探析[J]
.编辑之友,2015(9):56-58.
被引量:3
6
陈力丹,刘宁洁.
一桩典型的“传媒假事件”——论“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中传媒的道德责任[J]
.新闻界,2007(2):3-6.
被引量:18
7
陈力丹,刘宁洁.
传媒,你没有责任吗?——疯狂追星的传媒责任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07(5):4-7.
被引量:5
8
杜永利.
从“杨丽娟事件”看介入式报道的负面效应[J]
.新闻知识,2007(7):23-25.
被引量:2
9
张月环.
试论新闻策划的“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07(5):187-190.
被引量:3
10
杜永利.
从杨丽娟事件看介入式报道的不当对大学生等青少年群体媒介素养的影响[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26-30.
同被引文献
47
1
贺建平.
检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3):64-71.
被引量:14
2
尹德刚.
探索新闻文体背后的秘密——读《当代新闻文体写作》[J]
.新闻记者,1999(3):47-47.
被引量:1
3
申丹.
叙事结构与认知过程——认知叙事学评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1-8.
被引量:77
4
王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
.甘肃社会科学,2005(1):120-122.
被引量:124
5
杨鸿雁.
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J]
.法学研究,2005,27(1):126-138.
被引量:31
6
吴靖.
国际新闻报道与 媒体变迁[J]
.当代传播,2005(3):29-31.
被引量:8
7
阎伟华.
面对新闻道德失范——读《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J]
.新闻记者,2006(6):86-88.
被引量:13
8
庄永志:暗访之争,别再一次次推磨http://www.aiwei bang, com/yuedu/30077999. html.
9
邓理峰.
理解媒介现实的两种范式[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3):35-40.
被引量:16
10
丁柏铨,陈月飞.
对新闻伦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
.新闻传播,2008(10):4-9.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0
1
杨丽莉.
电视荧屏示众问题研析--以未决犯认罪示众为切入点[J]
.新闻界,2015(9):13-17.
被引量:1
2
刘君怡.
国际新闻中的新闻伦理探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9):297-297.
3
李小华,张付伟.
由记者卧底高考反思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法理道德[J]
.中国出版,2015(20):29-32.
被引量:2
4
周少四.
危机传播中的媒介伦理[J]
.湖南社会科学,2016(5):181-184.
被引量:5
5
李进.
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与治理[J]
.青年记者,2016(33):36-37.
被引量:4
6
李良荣,戴前柏.
互联网新闻制作失范:表现、原因与规范进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0):38-42.
被引量:4
7
杨春磊.
论自媒体洗稿的违法属性与治理路径[J]
.中国出版,2020(24):61-64.
被引量:9
8
杨春磊,李刚.
论区块链在反“洗稿”中的技术应用与司法认定[J]
.出版发行研究,2021(3):98-103.
被引量:10
9
乌日古木勒.
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要素转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J]
.采写编,2021(5):98-99.
被引量:2
10
田红媛.
新媒体时代媒介伦理冲突及应对[J]
.教育传媒研究,2016,0(3):88-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刘昶,张富鼎.
中国广播电视记者现状研究——基于社会学的某种观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3):21-31.
被引量:18
2
王伟亮.
2015年中国传媒法研究综述(四)——基于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之论文[J]
.青年记者,2016(13):78-79.
3
李小华,祝琳婷.
文化工业视域下的IP电影热潮思考[J]
.中国出版,2016(18):28-31.
被引量:8
4
赵鹏.
我国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相关策略思考[J]
.新媒体研究,2017,3(14):39-40.
被引量:2
5
张杨.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与有效治理研究[J]
.神州,2018,0(7):277-277.
6
许新芝,唐红禄.
智能媒体语境下媒介伦理问题的思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4):84-87.
被引量:3
7
刘朝霞,景园园.
网络环境下媒体记者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报业,2020,0(2):40-41.
8
柴会明,陈兰杰.
国内外突发事件中公众应急信息行为研究述评[J]
.图书馆学研究,2020(1):7-15.
被引量:17
9
陈夏囡.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经济管理文摘,2020(5):193-194.
10
王志,贾媛媛.
论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的信息甄别责任——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的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5):61-64.
被引量:5
1
潘华熙.
图书馆现代化的职业道德要求[J]
.广西高教研究,2000(1):102-103.
2
李朝运,王贺雨.
亚当·斯密同情论伦理思想的思想渊源[J]
.群文天地,2008(9):73-73.
3
蒋秋艳,周欣.
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2):239-240.
被引量:1
4
段京肃,陈堂发.
新闻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J]
.当代传播,2012(1):12-16.
被引量:2
5
肖宇.
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J]
.新闻窗,2014,0(6):24-25.
被引量:2
6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王侠.
2015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J]
.新闻记者,2016(2):5-15.
被引量:4
7
顾松年.
悼莫远人同志[J]
.传媒观察,1989(9):60-61.
8
伯尼斯.墨菲.
现行的有约束力的多样化的博物馆道德公约——国际博协1970年以来对道德准则不断深入的关注[J]
.中国博物馆,2006(3):14-18.
被引量:3
9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报告课题组,周岩,王侠.
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J]
.新闻记者,2017(2):4-16.
被引量:6
10
陈雪华.
浅析新媒体在青少年思想引导上的作用[J]
.魅力中国,2014(22):292-292.
新闻记者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