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要栽培因子对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进行的油菜主要栽培因子对菌核病发生程度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期与茬口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播种密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水平影响不显著;适期晚播、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可有效控制或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并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合理增拖氮肥能提高油菜的产量。
作者
张旭东
郑小龙
张志鸿
机构地区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植保植检站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23期51-52,共2页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栽培因子
抗耐性
分类号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永泰,李爱民,惠飞虎,房风珠.
气候条件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及防治阈值[J]
.植物保护学报,1999,26(2):125-128.
被引量:22
2
刘澄清,杜德志,黄有菊,王春华.
甘蓝型油菜的抗耐病性及其遗传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1,24(3):43-49.
被引量:44
3
李强生,HAMcCartney,AHeran,胡宝成,陈凤祥,侯树敏,吴新杰,费维新.
油菜菌核病病原菌侵染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14-315.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李丽丽.
世界油菜病害研究概述[J]
.中国油料,1994,16(1):79-81.
被引量:56
2
郭世平,曾德联,李德友.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初探[J]
.中国油料,1989,11(1):61-64.
被引量:14
3
裘维蕃 吴友三 等.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388-391.
4
刘承鼎.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1986,(5):37-39.
5
刘澄清,中国油料,1988年,2期,1页
6
刘定富,遗传学报,1987年,14卷,1期,31页
7
吴纯仁,油料作物,1987年,4期,10页
8
罗宽,油料作物,1986年,2期
9
刘后利,油菜的遗传和育种,1985年
10
罗鹏,油菜的遗传和育种,1985年
<
1
2
>
共引文献
85
1
万海清,杨小燕.
油菜菌核病及抗病研究进展[J]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4(4):3-5.
2
孙永玲,夏大流,周可金,夏英萍,赵颖南.
双低油菜324施硼效应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25-228.
被引量:3
3
张志元,官春云.
无菌苗法在鉴定油菜菌核病抗(耐)性上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05(2):50-53.
被引量:5
4
刘胜毅,张建坤,许泽永,何礼远,刘越英.
甘蓝型油菜对核盘菌及其毒素的抗性遗传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1):43-47.
被引量:6
5
刘澄清,黄有菊,王春华,王汉中,邓祥惠,陈军,吴共明,郑元本.
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4号的选育研究[J]
.中国油料,1994,16(1):67-71.
被引量:6
6
丰胜求,张艳,徐久玮,甘莉.
甘蓝型油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231-235.
被引量:14
7
何昆燕,易斌,傅廷栋,涂金星.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的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11):1495-1499.
被引量:10
8
李永红,王灏,李建厂,王道杰,李殿荣.
核盘菌对油菜、向日葵和大豆的侵染及其致病性分化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6):486-492.
被引量:12
9
吴兴泉,陈士华,辛惠普.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37-40.
被引量:11
10
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檀华蓉,李成,王文相,陈维生,张曼琳.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菌核病的抗(避)、耐病性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2):127-132.
被引量:9
<
1
2
3
4
5
…
9
>
1
肖光辉,肖兰异,罗赫荣.
主要栽培因子对少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长江蔬菜,1999(12):26-29.
被引量:5
2
刘辉,张恩慧,许忠民,程永安,李宏伟.
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春甘蓝叶球裂球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1):120-124.
被引量:4
3
马杰,王嵩,赵维,何远宽,马维.
高海拔地区乌塌菜高产栽培优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4(9):40-42.
被引量:2
4
古瑜,韩启厚,于海龙,肖瑜,黄亚杰,郝建全,孙德岭.
秋季大棚豇豆栽培因子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4,20(4):68-71.
5
王永和,倪宏正.
大棚西瓜大面积栽培关键因子[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135-138.
被引量:1
6
唐旗.
宣城市油菜春季田间管理[J]
.现代农业科技,2005(8):33-33.
7
王良文,王永.
油菜菌核病如何防治[J]
.农家参谋,2009(1):11-11.
8
肖晓华.
秀山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
.植物医生,2005,18(6):4-6.
被引量:6
9
杨统胜.
青海高原春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J]
.青海农技推广,2016(3):4-5.
被引量:1
10
余水评.
2009年郎溪县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及防控工作[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194-194.
<
1
2
>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汪琦
汪琦
张素梅
黄文迪
龚希武
王峥
陈国栋
李建华
艾学忠
相关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
盘锦辽河综研化学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载热体
铝厂
碳素
设计探讨
供热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