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UNOLS海洋科考船管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我国海洋科考船的建造速度明显加快,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综合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船舶和调查装备使用缺乏统筹安排、船舶更新易出现重复建设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美国UNOLS海洋科考船管理模式的探究,详细分析其工作程序及其优势,提出我国海洋科考船在管理方面借鉴的意义。
作者
徐全香
甄松刚
王成胜
机构地区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11期18-21,共4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UNOLS
海洋科考船
管理模式
分类号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1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
1
朱建华,李尉尉,徐伟.
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思考[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9):6-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7391--2002海洋调查船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雷波.
国际新一代海洋综合调查船的建设和管理特点[J]
.海洋技术,1999,18(3):22-2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
1
张洪欣,于灏,马龙,徐昕.
海洋调查船业务化运行保障关键技术进展[J]
.海洋技术,2015,34(3):116-121.
被引量:5
2
苏振东,余军浩,王凯,黄金星.
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J]
.舰船科学技术,2016,0(1):154-157.
被引量:16
3
刘振冲,王星晨,唐钧杰.
科考航次管理系统设计[J]
.船舶,2017,28(A01):33-38.
4
杨照,马良.
科学考察船队共享航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8(2):19-21.
被引量:2
5
陈清满,廖周鑫,沈悦.
现代极地科考破冰船实验室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0):6-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1
1
吴刚,秦琦.
中国海洋科考装备的现状分析与建设展望[J]
.前瞻科技,2022(2):166-182.
被引量:10
2
吕枫,翦知湣.
海底观测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前瞻科技,2022(2):79-91.
被引量:7
3
徐文,李建龙,李一平,陈惠芳,杨绍琼,曾俊宝,王延辉.
无人潜水器组网观测探测技术进展与展望[J]
.前瞻科技,2022(2):60-78.
被引量:14
4
王建村,景春雷,田旭.
美国大型海洋装备运维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科学,2020,44(2):171-179.
被引量:7
5
Liu, Feng, Cui, WeiCheng, Li, XiangYang.
China’s first deep manned submersible,JIAOLONG[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10):1407-1410.
被引量:28
6
黄振羽,丁云龙.
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关系的演化研究——从一体化到混合的治理结构变迁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15,33(6):815-823.
被引量:19
7
袁业立,郭炳火,孙湘平.
泛黄海海区的物理海洋特征[J]
.黄渤海海洋,1993,11(3):1-6.
被引量:10
8
何崇德.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实践[J]
.中国造船,2004,45(B12):279-299.
被引量:13
9
黄文海.
高分辨率地震调查系统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船上的应用[J]
.船舶,2005,16(6):47-49.
被引量:1
10
周宁.
“大洋一号”勘查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建设[J]
.海洋学研究,2005,23(4):61-6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王建村,景春雷,田旭.
美国大型海洋装备运维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科学,2020,44(2):171-179.
被引量:7
2
张洪欣,于灏,马龙,徐昕.
海洋调查船业务化运行保障关键技术进展[J]
.海洋技术,2015,34(3):116-121.
被引量:5
3
孙雅哲,孟庆龙,李尉尉,杨维维,朱建华.
美国UNOLS海洋调查船队发展及运行管理现状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1):30-33.
被引量:8
4
吴刚.
海洋综合科考船的船型特征及发展综述[J]
.船舶,2017,28(A01):7-15.
被引量:12
5
刘振冲,王星晨,唐钧杰.
科考航次管理系统设计[J]
.船舶,2017,28(A01):33-38.
6
张永侨,陈菲莉,徐志刚.
科学调查船能效管理[J]
.航海技术,2018(1):72-76.
被引量:1
7
杨照,马良.
科学考察船队共享航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8(2):19-21.
被引量:2
8
冷疏影,张亮.
深化“共享航次计划”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原始创新[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2):1490-1498.
被引量:5
9
张丽瑛,肖阳宏.
欧洲海洋科考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21(8):57-61.
被引量:5
10
宋晓晓,王瀚宇,徐昕,李明远,尹聪.
海洋科考调查船队管理建设问题分析[J]
.进展,2023(7):44-46.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王建村,景春雷,田旭.
美国大型海洋装备运维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科学,2020,44(2):171-179.
被引量:7
2
牛兴军,陈钊,孙淑慧,刁新源,魏传杰.
Excel在CTD校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计量,2024,34(S01):191-192.
3
孙雅哲,李守宏,孟庆龙,杨维维.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员船考核评估体系构建[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8):113-115.
4
刘振冲,王星晨,唐钧杰.
科考航次管理系统设计[J]
.船舶,2017,28(A01):33-38.
5
魏巍,王伟平,黎广媚,张志强,张丞杰,贺惠忠,谢武锋,殷征欣,李正元.
火箭助推器残骸海上落区监测技术探索与实践[J]
.海洋科学,2018,42(6):116-122.
6
张永侨.
船舶能效指数的优化[J]
.船舶,2018,29(A01):87-91.
被引量:2
7
刘永新,刘晃,徐琰斐.
基于海洋渔业发展的海洋科考船建造和应用[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2):76-79.
被引量:2
8
段瑞洋,王景璟,杜军,王云龙,沈渊,任勇.
面向“三全”信息覆盖的新型海洋信息网络[J]
.通信学报,2019,40(4):10-20.
被引量:16
9
吴刚,曲宁宁.
我国海洋科考船设计难点与技术沿革[J]
.船舶工程,2019,41(10).
被引量:4
10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2020,22(6):76-83.
被引量:23
1
我国海洋科考船赴印度洋进行海底稀土调查[J]
.稀土信息,2016,22(7):13-13.
2
马晓惠.
盘点世界著名海洋科考船[J]
.知识就是力量,2013(10):44-46.
3
我国新一代海洋科考船“科学”号武汉下水[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1-11.
4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交付使用[J]
.船舶工程,2012,34(5).
5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交付使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06(18):9-9.
6
张甲龙,马彦芳.
关于基础测绘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究[J]
.河南科技,2014,33(5X):244-244.
7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下山重点用于西太平洋[J]
.科技与生活,2011(23):5-5.
8
我国“科学号”在冲绳海槽科考满载而归[J]
.青海国土经略,2014(3):78-78.
9
钟建彪.
基于地质找矿的科学思维模式探究[J]
.低碳世界,2016,6(17):67-68.
10
钱文州.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探究[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09(7):83-84.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