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17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美德叙事 被引量:1

On the Virtue Narrative Discourse of Chinese Rural Literature in “Seventeen Yea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7年"中国乡村文学美德叙事在参与国家文学反映与推进新的国民性成长的要求下,在非理性的政治与社会实践的主导下,其美德话语大力颂扬的是集体主义美德这一单一价值类型,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规训性及超乎现实期望的乌托邦性质,于允诺幸福的善良意图中隐含着"善大于权利"的反自由主义命题,因而不可避免地指向一种隐蔽的革命暴力倾向。 At the request of participating national literature reflection and making contribution to new growth, and under the mandatory control of irratio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practice, in its virtue narrative, the virtue discourse of the "Seventeen Years" Chinese rural literature praises greatly the collectivism, and reflects the strong character of collectivity, discipline, and Utopia. It also implies anti - liberalism proposition of "kindness is greater than rights" in its kind intention of promising happiness, so that it inevitably points to some kind of secret tendency of revolutionary violence.
作者 贺如文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大学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7-53,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年中国乡村文学社会学研究"(14BZW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YCX047)成果
关键词 “17年” 中国乡村文学 美德叙事 集体主义 革命暴力 "Seventeen Years" Chinese rural literature virtue narrative collectivism revolutionary viol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1949.
  • 2张立云.论小资产阶级对文艺创作的危害[J].北京:人民文学,1951(5).
  • 3[美]安·兰德.自私的德行[M].焦晓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 4[美]斯蒂芬·马塞多.自由主义美德[M].马万利,译.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
  • 5[法]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M].吴岳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6[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7[美]苏珊·沃尔夫.道德圣贤.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M].谭安奎,译.徐向东,编.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 8贺仲明.重论“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的理想性问题[J].文学评论,2012(2):81-87. 被引量:4
  • 9[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4.
  • 10黄裕生.论保守主义的原则及其理论难题[J].学术前沿2014(08).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贺光鑫.中国当代文学学会1981年庐山年会讨论综述[J].文学评论,1981(5):108-111. 被引量:8
  • 2贺仲明.论广阔的现实主义[J].文艺争鸣,2006(6):44-46. 被引量:3
  • 3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J].鸭绿江,1979,(12).
  • 4浩然.《永远歌颂》,《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 5宋炳辉.“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上海文论,1988,.
  • 6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下),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 7荣格.《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王义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 8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页.
  • 9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J].延河,1963,(8).
  • 10陈思和 王晓明.重写文学史·主持人的话.上海文论,1988,(4).

共引文献102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