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家庭养老与新农保制度协调发展的途径探索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必须使家庭养老与新农保制度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弘扬家庭养老的优势,又要发挥社会养老的长处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可以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及新农保各自的优势,使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协调发展,这有利于家庭代际关系的和谐,为农村老年居民创造可持续的、保障全面的养老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
作者
陶纪坤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农村老龄化
家庭养老
新农保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4
1
陶纪坤.
“新农保”方案的主要变化及完善对策[J]
.经济纵横,2010(5):5-8.
被引量:15
2
乐章.
风险与保障:基于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9):68-73.
被引量:45
3
郭德奎.
浅谈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与重构[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1):47-49.
被引量:7
4
尹德超,李正龙.农村老龄化与完善家庭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09(5) :69 - 7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陈皆明.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31-149.
被引量:148
2
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新华文摘,2002,(2).
3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C2009-09/04/content_1409216.htm,2009-09-04.
4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4/content_20283.htm.2005-08-04.
5
[美]马克·赫特尔 宋践 李茹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
费孝通.乡土中国[A]..载乡土中国、生育制度[C].北京大学出版社,1947.1998..
7
谢基昌.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J]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11(3):9-1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3
1
时燕君.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199-200.
被引量:1
2
胡宏伟,蔡霞,石静.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研究——基于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承受能力的综合考察[J]
.经济经纬,2009,26(6):59-63.
被引量:38
3
位涛,闫琳琳.
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贡献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14(1):99-10.
被引量:22
4
黄闯.
供需非均衡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9):57-60.
被引量:4
5
黄闯,徐超,张伟.
风险社会中的农村养老保障[J]
.生态经济,2007,23(1):101-103.
被引量:1
6
马雪彬,李丽.
从三维视角看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J]
.贵州社会科学,2007(2):61-64.
被引量:19
7
杨涛,吴国清.
论农村养老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以安徽无为县天然村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54-57.
被引量:4
8
朱亚男,马永富,黄长春,陶佩君.
贫困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统计分析——以河北省涞水县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63-266.
被引量:4
9
于长永.
农村养老问题的若干研究进展[J]
.乡镇经济,2008,24(6):66-70.
被引量:5
10
周莹.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09(9):106-110.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84
1
姚建平.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反贫困分析——美国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公共管理学报,2008,5(3):100-108.
被引量:18
2
刘燕,纪晓岚.
老年人社会网络规模及结构研究——兼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71-76.
被引量:10
3
李若建.
不同职业背景老年人生活及养老模式的选择[J]
.人口研究,1999,23(2):61-64.
被引量:30
4
张继焦.
非正式制度、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J]
.社会科学战线,1999(1):200-207.
被引量:25
5
穆光宗.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理论分析[J]
.社会科学,1999(12):50-54.
被引量:39
6
陈皆明.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31-149.
被引量:148
7
本刊编辑部.
农村家庭养老能走多远?[J]
.人口研究,1997,21(6):42-50.
被引量:26
8
费孝通.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868
9
顾耀德.
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和养老方式的多元化[J]
.人口学刊,1997,19(1):21-25.
被引量:9
10
刘立国.
农村家庭养老中的代际交换分析及其对父代生活质量的影响[J]
.南方人口,2004,19(2):52-57.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1
1
赵茜.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整合与调适——基于新疆M村田野调查的思考[J]
.西部论坛,2016,26(5):34-41.
被引量:2
2
陶纪坤,金辉.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代际冲突及其化解[J]
.社会工作,2016(4):46-50.
被引量:1
3
刘一伟.
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基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J]
.公共管理学报,2016,13(4):77-88.
被引量:54
4
刘欢.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险、外出务工比较视角[J]
.经济经纬,2017,34(5):43-48.
被引量:30
5
班晓娜,赵小莹.
农村居民实现老年期体面生活的途径分析——基于辽宁地区的调查[J]
.老龄科学研究,2017,5(9):61-68.
6
郭永芳.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研究综述[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2):105-110.
被引量:7
7
张召华,王蕾,罗宇溪.
新农保可以替代农村家庭养老吗?——基于子女结构差异的断点回归[J]
.经济经纬,2018,35(4):23-29.
被引量:13
8
郑艳,刘小春.
养老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养老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基于江西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2):23-32.
被引量:2
9
高凯,胡秋明.
中国农村养老运营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基于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业典型案例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22,43(3):44-59.
被引量:12
10
马健瑞,刘一伟.
“挤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养老金与家庭养老[J]
.社会保障研究,2024(2):53-64.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左孝凡,陆继霞.
贫困脆弱性视阈下的农地流转减贫效应[J]
.资源科学,2020,0(2):274-285.
被引量:21
2
岳敏.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多维度保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责任视角[J]
.时代金融,2019(33):80-81.
3
张跃,黄帅金.
城镇化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门槛特征——基于贫困乡城转移背景[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0(12):36-48.
被引量:10
4
郭瑜,张寅凯.
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养老新图景[J]
.社会学研究,2021(2):160-180.
被引量:20
5
王子飞.
农村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和策略[J]
.社会福利,2024(3):11-20.
6
李中秋,谢璐.
我国动态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J]
.老龄科学研究,2019,0(8):3-14.
被引量:1
7
葛永波,周莹莹,陈虹宇,朱英坤.
社会养老保险、隔代抚育与家庭赡养行为研究[J]
.劳动经济评论,2022(1):298-315.
8
范舒云.
学生资助制度及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村大学生学业发展的成效研究——基于上海市S大学的典型案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1(2):145-166.
9
贾振振.
“智慧社区”建设与老年人精神慰藉供给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8):266-267.
被引量:1
10
潘超平,郝晓宁,薄涛,黎燕宁.
北京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9,46(4):635-640.
被引量:5
1
许静,李占芳.
制度协调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思考[J]
.辽宁经济,2012(8):45-46.
被引量:2
2
尹莉娟,阳义南.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养老环境变迁的效应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102-103.
3
李帮彬.
失独家庭及其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
.商,2014(3):192-193.
被引量:2
4
大连城镇无社保老人可享养老保障[J]
.中国社会保障,2010(5):47-47.
5
一句话信息[J]
.农村百事通,2010(14):9-9.
6
张艳花.
新农保的近喜与远忧[J]
.中国金融,2009(22):80-84.
被引量:9
7
李亚玲,汪戎.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可承继性研究[J]
.思想战线,2006,32(6):123-130.
被引量:6
8
彭代国,毕军敏.
养老保险惠民生 老年居民喜受益[J]
.社区,2014,0(33):32-32.
9
精细化管理 人性化服务 倾力打造安康养老服务品牌[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14(7).
10
2010年强农惠农政策纵览(下)[J]
.农村工作通讯,2010(8):46-49.
经济纵横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